以培訓為引擎 以實戰為基石——煉油二部創新培訓體系驅動高質量發展側記
在煉油二部的裝置區內,一場關于“人”與“技術”的變革正在悄然發生。面對能源行業競爭加劇的挑戰,這個部以“培訓+實戰”雙輪驅動,通過體系化、場景化、精準化的培訓模式,將技術賦能轉化為生產力的躍升。2024年,煉油二部安全生產零事故,高附加值產品產量創歷史新高,青年技術骨干斬獲2項集團級競賽獎項,走出了一條以人才驅動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創新培訓模式
鍛造設備尖兵
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前夕,煉油二部開展了系列青年團員活動,組織加氫二裝置區黨支部書記、催化重整裝置區技師跨裝置為青工傳授設備知識。這種將主題活動與培訓相結合的模式,已經成為這個部的常態。
“部里運行著6個關鍵機組,一旦鬧脾氣停機,分分鐘損失幾十萬。如今通過‘大機組特護訓練營’等特色培訓,采取‘理論+實操+競賽’三位一體的模式,員工的技術水平顯著提升。”這個部培訓負責人王佳介紹,“過去依賴專家‘救火’,現在人人都是‘主治醫師’。”培訓中還引入了“星級操作手”評選機制,3名技術骨干脫穎而出,整體提高團隊協作水平。
2024年,這個部累計消除了機組超設計壓力運行、系統壓力波動、防喘振控制閥頻繁開關、機組長期處于極限轉速運行等64項隱患,關鍵機組在勞動競賽中獲獎27次。
強化安全演練
鑄就應急內功
“應急能力已刻進肌肉記憶。”新員工塔喜超在筆記中寫道,“每一秒的反應都可能改寫事件結局。”
煉油二部將安全課堂搬進裝置區,開展沉浸式實戰演練。第33個消防日前夕,這個部聯合消防支隊開展“黨建+消防應急”消防救援活動,21名新員工在專職消防員的指導下完成滅火器材選擇、初期火情控制等科目,成功撲滅模擬火情,“一分鐘”應急處置能力顯著提升。同時開展的安技裝備操作競賽中,員工應急響應時間從平均66秒縮短至46秒。
此外,這個部通過“雙盲演練”模擬儲罐著火、高壓換熱器泄漏等突發狀況,員工在無預警條件下快速響應,由老師傅現場教授“聽異響、摸溫度、查參數”等實戰技巧,提高員工應急處置能力。2024年,煉油二部累計開展部級演練2次、班組級演練57次,整改問題60余項,實現“零事故”目標,推動應急管理從事故驅動型向預防控制型轉變。
強化人才賦能
驅動創新發展
“培訓不是單向灌輸,而是創新的催化劑。”煉油二部黨群綜合組組長劉德柱表示,“花在培訓上的每一份努力,最后都能夠變成‘機器少故障、安全零事故、成本蹭蹭降’的真金白銀。”
這個部構建“主題培訓+技術提升”雙課堂體系,以培養“全裝置通”型人才為目標。主題課堂由技術骨干授課,覆蓋工藝操作、節能降耗等專題,全年制作共享課件22個,員工提出創新措施32項。技術提升課堂聚焦難題攻關,組織技術團隊研討潤滑油裝置區流程如何優化,為企業創效提供保障。2024年,這個部通過提質增效項目及“金點子”措施,實現增效3900余萬元,高附加值特色產品產量達到85.92萬噸,創歷史新高。
針對青年員工培養工作,煉油二部實施雙師帶徒、畫圖考核、學習園地三大舉措。2024年新入職的18名大學生與二、三級工程師及技師簽訂“軍令狀”,通過“理論導師+實操導師”雙軌培養,李帥、李博雅等青年骨干在集團技能大賽中摘得獎牌。同時,裝置區設置21面工藝流程圖墻,開展“每周一圖”手繪考核,新員工在“錯一處扣分”的壓力下,迅速掌握裝置脈絡,考核通過率達100%。
從“機器醫生”到“應急尖兵”,從“技術生力軍”到“創新先鋒”,煉油二部以培訓為紐帶,將人才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通過體系化、實戰化的培養模式,跑出企業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在煉油二部的裝置區內,一場關于“人”與“技術”的變革正在悄然發生。面對能源行業競爭加劇的挑戰,這個部以“培訓+實戰”雙輪驅動,通過體系化、場景化、精準化的培訓模式,將技術賦能轉化為生產力的躍升。2024年,煉油二部安全生產零事故,高附加值產品產量創歷史新高,青年技術骨干斬獲2項集團級競賽獎項,走出了一條以人才驅動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創新培訓模式
鍛造設備尖兵
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前夕,煉油二部開展了系列青年團員活動,組織加氫二裝置區黨支部書記、催化重整裝置區技師跨裝置為青工傳授設備知識。這種將主題活動與培訓相結合的模式,已經成為這個部的常態。
“部里運行著6個關鍵機組,一旦鬧脾氣停機,分分鐘損失幾十萬。如今通過‘大機組特護訓練營’等特色培訓,采取‘理論+實操+競賽’三位一體的模式,員工的技術水平顯著提升。”這個部培訓負責人王佳介紹,“過去依賴專家‘救火’,現在人人都是‘主治醫師’。”培訓中還引入了“星級操作手”評選機制,3名技術骨干脫穎而出,整體提高團隊協作水平。
2024年,這個部累計消除了機組超設計壓力運行、系統壓力波動、防喘振控制閥頻繁開關、機組長期處于極限轉速運行等64項隱患,關鍵機組在勞動競賽中獲獎27次。
強化安全演練
鑄就應急內功
“應急能力已刻進肌肉記憶。”新員工塔喜超在筆記中寫道,“每一秒的反應都可能改寫事件結局。”
煉油二部將安全課堂搬進裝置區,開展沉浸式實戰演練。第33個消防日前夕,這個部聯合消防支隊開展“黨建+消防應急”消防救援活動,21名新員工在專職消防員的指導下完成滅火器材選擇、初期火情控制等科目,成功撲滅模擬火情,“一分鐘”應急處置能力顯著提升。同時開展的安技裝備操作競賽中,員工應急響應時間從平均66秒縮短至46秒。
此外,這個部通過“雙盲演練”模擬儲罐著火、高壓換熱器泄漏等突發狀況,員工在無預警條件下快速響應,由老師傅現場教授“聽異響、摸溫度、查參數”等實戰技巧,提高員工應急處置能力。2024年,煉油二部累計開展部級演練2次、班組級演練57次,整改問題60余項,實現“零事故”目標,推動應急管理從事故驅動型向預防控制型轉變。
強化人才賦能
驅動創新發展
“培訓不是單向灌輸,而是創新的催化劑。”煉油二部黨群綜合組組長劉德柱表示,“花在培訓上的每一份努力,最后都能夠變成‘機器少故障、安全零事故、成本蹭蹭降’的真金白銀。”
這個部構建“主題培訓+技術提升”雙課堂體系,以培養“全裝置通”型人才為目標。主題課堂由技術骨干授課,覆蓋工藝操作、節能降耗等專題,全年制作共享課件22個,員工提出創新措施32項。技術提升課堂聚焦難題攻關,組織技術團隊研討潤滑油裝置區流程如何優化,為企業創效提供保障。2024年,這個部通過提質增效項目及“金點子”措施,實現增效3900余萬元,高附加值特色產品產量達到85.92萬噸,創歷史新高。
針對青年員工培養工作,煉油二部實施雙師帶徒、畫圖考核、學習園地三大舉措。2024年新入職的18名大學生與二、三級工程師及技師簽訂“軍令狀”,通過“理論導師+實操導師”雙軌培養,李帥、李博雅等青年骨干在集團技能大賽中摘得獎牌。同時,裝置區設置21面工藝流程圖墻,開展“每周一圖”手繪考核,新員工在“錯一處扣分”的壓力下,迅速掌握裝置脈絡,考核通過率達100%。
從“機器醫生”到“應急尖兵”,從“技術生力軍”到“創新先鋒”,煉油二部以培訓為紐帶,將人才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通過體系化、實戰化的培養模式,跑出企業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 浙江省委書記王浩調研天正(2025-05-15)
- “數智賦能,聚勢前行,保障新基建工程質量安全”項目榮獲2024年“檢驗檢測促進經濟社…(2025-05-15)
- 中歐“黑科技”碰撞丨杉杉科技攜OCSiAl開發新一代負極材料(2025-05-15)
- 清風、唯潔雅濕廁紙再獲權威認可:工廠通過100%植物纖維素纖維認證年度監督審核(2025-05-15)
- 江南榮獲多項招投標平臺榮譽(2025-05-15)
- 四十載風雨同舟 新征程攜手共贏 | 遠東控股40周年慶暨企業家論壇圓滿舉辦(2025-05-15)
- 東源電器開展女職工“兩癌”篩查,為健康保駕護航(2025-05-15)
- 南鋼召開五四青年節系列活動暨第四屆青年素質能力大賽(2025-05-14)
- 華東院、澳門工程師學會與航粵智能電氣專家團齊聚常熟開關 共探國產高端電氣發展新路徑 …(2025-05-14)
- 申龍電梯召開2025年一季度營銷工作會議(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