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豐碩!正林家居產業基地質量月圓滿收官
8月8日,正林家居產業基地首屆“質量月”活動圓滿落下帷幕。這場以“質量全員行,尊嚴共捍衛”為主題的活動,不僅是一個月的集中努力與探索,更是一場關于品質、關于責任、關于創新的深刻實踐。全員協同大作戰,攻克質量關的同時,管理、技術、團隊凝聚等多個方面同步收獲豐碩成果。


同臺競“績”,質量意識深入人心
自質量月活動啟動以來,產業基地便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質量就是生命,質量就是效益”的理念深深根植于每一位員工心中。通過數據跟蹤、信息透明、定期匯報總結等一系列舉措,強化全員質量意識、促進技術交流與經驗分享,營造出了濃厚的“學質量、懂質量、重質量”的良好氛圍。



深耕細作,質量提升顯成效
各工廠充分發揮智能化設備與數控系統優勢,實現生產過程的精準監控與數據分析,有效降低了瑕疵率,產品質量穩定性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跨部門協同工作組,逐個擊破從原料到運輸上門的全環節質量關,全面提質提效。



凝心聚力,共筑質量長城
在總結大會上,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數據見證了質量月的卓越成果。各部門圓滿達成承諾指標,整體水平實現重大突破。



多位部門負責人和優秀員工代表上臺分享了他們的寶貴經驗。他們或是從細節入手,嚴控每一個環節的質量;或是勇于創新,不斷突破技術瓶頸;或是以身作則,帶領團隊共同進步。這些鮮活的榜樣,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深受啟發,更加堅定了“質量為先,追求卓越”的信念。


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質量月活動的持續推動,質量管理體系愈加完善,為整個品牌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質量之樹常青,匠心之路永續
質量月總結大會是對過去一個月辛勤耕耘與卓越成果的集中展示,亦是對未來質量提升之路的莊嚴宣誓。


正林家居將持續以“為更多家庭定制高品質美好生活”為索引,不斷深化質量管理工作,推動質量創新和技術進步。將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加強與行業內外的交流合作,引進先進的質量管理理念和技術手段,努力打造具有獨特競爭力的質量品牌。同時,將持續加強員工隊伍建設,培養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質量人才,為品牌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相信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正林家居的質量之樹定將常青不衰,匠心之路定將永續輝煌。
8月8日,正林家居產業基地首屆“質量月”活動圓滿落下帷幕。這場以“質量全員行,尊嚴共捍衛”為主題的活動,不僅是一個月的集中努力與探索,更是一場關于品質、關于責任、關于創新的深刻實踐。全員協同大作戰,攻克質量關的同時,管理、技術、團隊凝聚等多個方面同步收獲豐碩成果。
同臺競“績”,質量意識深入人心
自質量月活動啟動以來,產業基地便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質量就是生命,質量就是效益”的理念深深根植于每一位員工心中。通過數據跟蹤、信息透明、定期匯報總結等一系列舉措,強化全員質量意識、促進技術交流與經驗分享,營造出了濃厚的“學質量、懂質量、重質量”的良好氛圍。
深耕細作,質量提升顯成效
各工廠充分發揮智能化設備與數控系統優勢,實現生產過程的精準監控與數據分析,有效降低了瑕疵率,產品質量穩定性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跨部門協同工作組,逐個擊破從原料到運輸上門的全環節質量關,全面提質提效。
凝心聚力,共筑質量長城
在總結大會上,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數據見證了質量月的卓越成果。各部門圓滿達成承諾指標,整體水平實現重大突破。
多位部門負責人和優秀員工代表上臺分享了他們的寶貴經驗。他們或是從細節入手,嚴控每一個環節的質量;或是勇于創新,不斷突破技術瓶頸;或是以身作則,帶領團隊共同進步。這些鮮活的榜樣,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深受啟發,更加堅定了“質量為先,追求卓越”的信念。
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質量月活動的持續推動,質量管理體系愈加完善,為整個品牌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質量之樹常青,匠心之路永續
質量月總結大會是對過去一個月辛勤耕耘與卓越成果的集中展示,亦是對未來質量提升之路的莊嚴宣誓。
正林家居將持續以“為更多家庭定制高品質美好生活”為索引,不斷深化質量管理工作,推動質量創新和技術進步。將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加強與行業內外的交流合作,引進先進的質量管理理念和技術手段,努力打造具有獨特競爭力的質量品牌。同時,將持續加強員工隊伍建設,培養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質量人才,為品牌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相信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正林家居的質量之樹定將常青不衰,匠心之路定將永續輝煌。
- 縣委書記李孝鴻等領導一行蒞臨榮事達水工業調研指導 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2025-05-10)
- 王明文出席中國品牌日:以“利發科工貿”三十年匠心,詮釋中國品牌硬核實力(2025-05-10)
- 三利創國際品牌 匠心筑中國智造(2025-05-10)
- 青島三利集團連續二十年舉辦家庭節 累計為近二十批員工發放五百余套住房(2025-05-10)
- 青島三利集團:以愛之名守護每一份健康 連續十余年組織開展全員體檢活動(202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