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里糊涂一身債?警惕“注銷校園貸”類詐騙!
個人征信報告被譽為“經濟身份證”,在社會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它竟然被實施詐騙的不法分子“盯”上了。
根據廣州市公安局天河區分局反詐中心實時監測,進入4月份以來,天河區“注銷校園貸”類詐騙警情突出。此類騙局,詐騙對象多為在校學生或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人,詐騙分子以“不注銷校園貸,會影響個人征信”為由,要求事主按其指示進行轉賬。
“客服”準確說出個人信息?
4月4日11時30分許,24歲的小陳接到一名陌生女子的電話,對方自稱是“×寶客服”,說小陳在讀書期間注冊過“校園貸”賬號,現在根據國家政策,要把這些賬號注銷,不然會影響個人征信。“客服”可以準確地講出小陳的個人身份信息,小陳對其深信不疑。
隨后,“客服”要求小陳下載×訊會議辦理注銷業務。小陳進入會議后,一男子用語音和小陳聯系,稱注銷貸款賬號,要給相關的貸款平臺做一個清空資金回收的流程,要小陳把平臺的貸款額度都提現出來。按照男子的要求,小陳分別在3個貸款平臺上貸款了23萬元,并將貸款的錢全部轉到男子指定的賬號。轉賬后,男子還讓小陳到別的平臺繼續貸款,小陳發覺自己被騙,于是向警方報警。
沒注冊過貸款賬號也要注銷?
4月6日11時許,江先生在上班時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東金融客服”,說經他們系統查詢,查到江先生在某學院就讀時,注冊過×東金融學生賬戶。江先生記得他沒有注冊過這個賬戶,就否認了這回事。對方稱可能是他人利用了江先生的個人資料注冊了,也要他配合注銷,如不注銷將會影響江先生的個人征信。
在對方的“洗腦”下,江先生先后在6個平臺上申請貸款,分16次共42.5萬元轉到對方指定的賬戶。轉賬后,江先生詢問對方何時退還個人資金,對方稱以手機短信通知為準。隨后,江先生撥打電話給對方,發現對方號碼已經停機,才意識到被騙了。
警方提醒
1.凡是接到自稱貸款平臺客服,提到“在校期間貸款記錄”“影響個人征信”“注銷貸款賬戶”“清空貸款額度”等關鍵字,均為詐騙。
2.不輕信陌生來電,不輕易添加陌生人為好友,不輕易點擊不明鏈接和掃描二維碼,不輕易將個人資金轉入陌生人賬戶。
3.提高警惕!妥善保管個人信息和其他重要信息,防止被他人盜用。
4.如不能確認,請及時撥打110或96110咨詢求助。(廣州日報)
個人征信報告被譽為“經濟身份證”,在社會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它竟然被實施詐騙的不法分子“盯”上了。
根據廣州市公安局天河區分局反詐中心實時監測,進入4月份以來,天河區“注銷校園貸”類詐騙警情突出。此類騙局,詐騙對象多為在校學生或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人,詐騙分子以“不注銷校園貸,會影響個人征信”為由,要求事主按其指示進行轉賬。
“客服”準確說出個人信息?
4月4日11時30分許,24歲的小陳接到一名陌生女子的電話,對方自稱是“×寶客服”,說小陳在讀書期間注冊過“校園貸”賬號,現在根據國家政策,要把這些賬號注銷,不然會影響個人征信。“客服”可以準確地講出小陳的個人身份信息,小陳對其深信不疑。
隨后,“客服”要求小陳下載×訊會議辦理注銷業務。小陳進入會議后,一男子用語音和小陳聯系,稱注銷貸款賬號,要給相關的貸款平臺做一個清空資金回收的流程,要小陳把平臺的貸款額度都提現出來。按照男子的要求,小陳分別在3個貸款平臺上貸款了23萬元,并將貸款的錢全部轉到男子指定的賬號。轉賬后,男子還讓小陳到別的平臺繼續貸款,小陳發覺自己被騙,于是向警方報警。
沒注冊過貸款賬號也要注銷?
4月6日11時許,江先生在上班時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東金融客服”,說經他們系統查詢,查到江先生在某學院就讀時,注冊過×東金融學生賬戶。江先生記得他沒有注冊過這個賬戶,就否認了這回事。對方稱可能是他人利用了江先生的個人資料注冊了,也要他配合注銷,如不注銷將會影響江先生的個人征信。
在對方的“洗腦”下,江先生先后在6個平臺上申請貸款,分16次共42.5萬元轉到對方指定的賬戶。轉賬后,江先生詢問對方何時退還個人資金,對方稱以手機短信通知為準。隨后,江先生撥打電話給對方,發現對方號碼已經停機,才意識到被騙了。
警方提醒
1.凡是接到自稱貸款平臺客服,提到“在校期間貸款記錄”“影響個人征信”“注銷貸款賬戶”“清空貸款額度”等關鍵字,均為詐騙。
2.不輕信陌生來電,不輕易添加陌生人為好友,不輕易點擊不明鏈接和掃描二維碼,不輕易將個人資金轉入陌生人賬戶。
3.提高警惕!妥善保管個人信息和其他重要信息,防止被他人盜用。
4.如不能確認,請及時撥打110或96110咨詢求助。(廣州日報)
- 上海市楊浦區消保委提示“公積金提取”小廣告莫輕信 (2025-05-16)
- 透視“汽車神器”系列報道羅馬快充真能緩解充電時間焦慮嗎 (2025-05-14)
- 擦邊暗示改字母 心機商標耍心眼(2025-05-12)
-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提醒警惕“體重優惠”等低價旅游陷阱 (2025-05-12)
- 市場監管總局和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發布提示警惕“全網最低價”“5秒下鏈接”等宣傳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