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銀理財、中郵理財涉多項違規被查
近日,金融監管總局公布兩則行政處罰信息,工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中郵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因違反《銀行業監督管理法》規定及相關審慎經營規則,分別被處以710萬元和340萬元罰款。
工銀理財的主要違法事實共有8項,分別是通過混同賬戶歸集理財產品收益并支付費用,未做到理財產品之間相分離;理財產品未與所投資資產相對應;理財產品期限管理和估值方法不符合監管規定;對理財產品投資資產風險管理不到位;合作機構管理存在缺陷;未按規定披露理財產品凈值;未穿透登記理財產品所持有資產管理計劃等的底層持倉情況;理財產品信息登記不及時。
中郵理財則存在7項主要違法違規事實:一是理財產品凈值未及時反映底層資產風險;二是未按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向投資者支付收益;三是首次與理財投資合作機構合作未及時向監管部門報告;四是與不具備條件的代理銷售機構開展業務合作;五是理財產品信息登記不及時;六是理財產品投資資產信息登記不規范;七是理財產品與所投資資產風險等級不匹配。
據了解,自2022年6月2日監管部門對中銀理財、光大理財等理財子公司開出首批罰單以來,至今已有7家銀行理財子公司收到罰單,合計金額達到2765萬元,工銀理財被罰金額最高。
業內人士表示,相比之前5家被罰理財子公司的處罰案由,監管部門對理財違規行為關注的范圍進一步擴大。本次工銀理財、中郵理財收到罰單,表明金融監管部門對理財公司和理財業務的監管進入常態化階段。
近日,金融監管總局公布兩則行政處罰信息,工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中郵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因違反《銀行業監督管理法》規定及相關審慎經營規則,分別被處以710萬元和340萬元罰款。
工銀理財的主要違法事實共有8項,分別是通過混同賬戶歸集理財產品收益并支付費用,未做到理財產品之間相分離;理財產品未與所投資資產相對應;理財產品期限管理和估值方法不符合監管規定;對理財產品投資資產風險管理不到位;合作機構管理存在缺陷;未按規定披露理財產品凈值;未穿透登記理財產品所持有資產管理計劃等的底層持倉情況;理財產品信息登記不及時。
中郵理財則存在7項主要違法違規事實:一是理財產品凈值未及時反映底層資產風險;二是未按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向投資者支付收益;三是首次與理財投資合作機構合作未及時向監管部門報告;四是與不具備條件的代理銷售機構開展業務合作;五是理財產品信息登記不及時;六是理財產品投資資產信息登記不規范;七是理財產品與所投資資產風險等級不匹配。
據了解,自2022年6月2日監管部門對中銀理財、光大理財等理財子公司開出首批罰單以來,至今已有7家銀行理財子公司收到罰單,合計金額達到2765萬元,工銀理財被罰金額最高。
業內人士表示,相比之前5家被罰理財子公司的處罰案由,監管部門對理財違規行為關注的范圍進一步擴大。本次工銀理財、中郵理財收到罰單,表明金融監管部門對理財公司和理財業務的監管進入常態化階段。
- 擦邊暗示改字母 心機商標耍心眼(2025-05-12)
-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提醒警惕“體重優惠”等低價旅游陷阱 (2025-05-12)
- 市場監管總局和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發布提示警惕“全網最低價”“5秒下鏈接”等宣傳 (2025-05-12)
- 警惕私域直播營銷風險(2025-05-08)
- 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萬能識圖等52款APP及SDK被通報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