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通州以農貿市場提升改造助力文明與民生雙提升
小市場連著大民生,事關老百姓的“菜籃子”,更連接著群眾生活的幸福指數。今年以來,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以農貿市場改造為切入點,將農貿市場改造提升作為惠民生、補短板、謀福祉的重要抓手,以“繡花功夫”推進全區(qū)農貿市場提檔升級,實現文明升華與民生改善的“雙向奔赴”。
針對農貿市場長期存在的“各自為政”“閉門造車”“情況不明”三大難題,通州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牽頭成立“農貿市場提升行動指揮部”,統籌多部門及14個鎮(zhèn)(街道),構建四級聯動機制。通過考察先進經驗,因地制宜制定“一場一策”改造方案,分批次推進市場改造。同時,開展全覆蓋調研,梳理硬件老化、管理缺位等共性問題,形成《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首批21家問題突出市場優(yōu)先改造,后續(xù)分批推進,確保精準施策。
在硬件升級方面,該局持續(xù)推動“老破舊”蛻變?yōu)?ldquo;新地標”,通州區(qū)首批21家市場全面完成危舊建筑拆除、電路管網更新、檢驗檢測專間增設等工程,消費者滿意度顯著提升。聚焦智慧賦能,該局構建“溯源+檢測+公示”全鏈條監(jiān)管體系,通過電子溯源、智能秤具等技術實現交易透明化,破解傳統監(jiān)管盲區(qū),推動管理模式由“人盯人”向“云管控”升級。
“為加強服務提質,我們打破單一交易功能,融入社區(qū)食堂、便民服務點等多元場景,增設‘惠民自貿’專區(qū),惠及低收入群體,讓農貿市場成為傳遞文明新風、凝聚鄰里溫情的‘幸福港灣’。”通州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農貿市場提升改造離不開通過全社會的參與。為此,該局積極建立群眾共建、多元共治、制度共管“三共”格局,組織群眾座談吸納增設無障礙通道、優(yōu)化停車位等科學建議60余條,推動群眾從“質疑者”轉為“支持者”。同時,整合城管、志愿者等力量,落實常態(tài)化文明管理,建立“紅黑榜”激勵商戶守約履職,并同步制定《長效管理辦法》,明確準入準出、衛(wèi)生保潔等12項管理標準,填補管理空白,推動市場從“突擊整治”轉向“長效治理”,確保文明成果持久惠民。
小市場連著大民生,事關老百姓的“菜籃子”,更連接著群眾生活的幸福指數。今年以來,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以農貿市場改造為切入點,將農貿市場改造提升作為惠民生、補短板、謀福祉的重要抓手,以“繡花功夫”推進全區(qū)農貿市場提檔升級,實現文明升華與民生改善的“雙向奔赴”。
針對農貿市場長期存在的“各自為政”“閉門造車”“情況不明”三大難題,通州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牽頭成立“農貿市場提升行動指揮部”,統籌多部門及14個鎮(zhèn)(街道),構建四級聯動機制。通過考察先進經驗,因地制宜制定“一場一策”改造方案,分批次推進市場改造。同時,開展全覆蓋調研,梳理硬件老化、管理缺位等共性問題,形成《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首批21家問題突出市場優(yōu)先改造,后續(xù)分批推進,確保精準施策。
在硬件升級方面,該局持續(xù)推動“老破舊”蛻變?yōu)?ldquo;新地標”,通州區(qū)首批21家市場全面完成危舊建筑拆除、電路管網更新、檢驗檢測專間增設等工程,消費者滿意度顯著提升。聚焦智慧賦能,該局構建“溯源+檢測+公示”全鏈條監(jiān)管體系,通過電子溯源、智能秤具等技術實現交易透明化,破解傳統監(jiān)管盲區(qū),推動管理模式由“人盯人”向“云管控”升級。
“為加強服務提質,我們打破單一交易功能,融入社區(qū)食堂、便民服務點等多元場景,增設‘惠民自貿’專區(qū),惠及低收入群體,讓農貿市場成為傳遞文明新風、凝聚鄰里溫情的‘幸福港灣’。”通州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農貿市場提升改造離不開通過全社會的參與。為此,該局積極建立群眾共建、多元共治、制度共管“三共”格局,組織群眾座談吸納增設無障礙通道、優(yōu)化停車位等科學建議60余條,推動群眾從“質疑者”轉為“支持者”。同時,整合城管、志愿者等力量,落實常態(tài)化文明管理,建立“紅黑榜”激勵商戶守約履職,并同步制定《長效管理辦法》,明確準入準出、衛(wèi)生保潔等12項管理標準,填補管理空白,推動市場從“突擊整治”轉向“長效治理”,確保文明成果持久惠民。
- 防城港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獲批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地方分中心(2025-05-12)
- 吳忠利通部署市場監(jiān)管領域“群腐”集中整治工作(2025-05-12)
- 重慶城口開展展銷會專項檢查(2025-05-12)
- 實戰(zhàn)賦能 這個培訓班匯集川渝特種設備監(jiān)察骨干(2025-05-12)
- 承德多措并舉扎實開展經營主體年報服務月活動(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