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效辦成一件事”機制創新為鑰 持續推動政務服務改革走深走實
《意見》針對當前政務服務中存在的跨部門協同不暢、流程繁瑣、數據壁壘等痛點難點,給出了制度化、常態化的解決方案。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常態化推進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針對當前政務服務中存在的跨部門協同不暢、流程繁瑣、數據壁壘等痛點難點,給出了制度化、常態化的解決方案。既有“頂層設計”的系統性,又有“落地實操”的細致性,為各地深化改革提供了清晰的“路線圖”和“施工圖”。江西省將以《意見》為遵循,結合本省實際,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落地并取得實效,提升企業和群眾的體驗感和獲得感。
一、認真學習領會,把握《意見》核心要義
《意見》以系統思維構建了“高效辦成一件事”的制度框架,為各地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其精神內涵體現為“三個聚焦”。
一是聚焦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意見》始終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明確要求圍繞經營主體和個人全生命周期梳理重點事項,按照“高頻、面廣、關聯性強”的原則形成總體清單。這一導向打破了傳統政務服務的“部門視角”,轉向“用戶視角”,本質是要求政府服務與群眾需求“同頻共振”,讓企業和群眾“急難愁盼”的事成為政府優先辦、用心辦的事,彰顯了政務服務改革的民生溫度。
二是聚焦常態化推進的機制創新。《意見》強調“成熟一批、發布一批”的清單動態管理模式,從業務流程優化、線上線下融合、數據共享、智能技術應用到用戶評價反饋,構建了全鏈條閉環管理體系。其核心確保改革取得實效,從“試點”走向“常態”。
三是聚焦系統性拓展的改革深度。《意見》不僅局限于“辦事服務”層面,更提出向“高效辦成一類事”拓展,涵蓋惠企政策服務、政企溝通升級、監管全鏈條整合、減輕基層填表報數負擔等政府治理各領域。這標志著“高效辦成一件事”從服務優化,升級為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數字政府建設、治理體系重構的綜合性改革抓手,要求各地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以“小切口”推動“大變革”,實現政務服務與政府治理的整體躍升。
二、依托“三通一碼”矩陣,優化政務服務體驗
自“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推行以來,江西依托“三通一碼”服務矩陣,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落地落實,通過“贛服通”“贛政通”“贛企通”的協同聯動與“贛通碼”的場景拓展,構建線上線下融合、政企民互動的服務體系,為政務服務提質增效提供堅實支撐。
一是升級“贛服通”,提升線上辦事便捷性。“贛服通”目前已完成6個版本的迭代升級,共推出36個部門專區和31個主題專區,上線服務事項1.7萬余項,用戶數突破5200萬人。
二是完善“贛政通”,加強政務協同效率。“贛政通”作為全省政務工作人員的移動協同辦公平臺,已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全覆蓋,平臺的實名注冊用戶已突破85萬人,日均活躍人數達40萬人,已接入各級各類業務應用1450余個,聯通2.1萬個政務部門。打造了涵蓋教育、公安、水利等系統的30余個條線通訊錄。累計23萬余個政務工作群遷移至“贛政通”平臺,OA辦公、督查督辦等辦公系統向“贛政通”遷移。
三是上線“贛企通”,精準賦能企業發展。“贛企通”深度契合《意見》中“優化惠企政策全流程服務”的要求,構建了“PC端、移動端、自助端、大廳端、電話端”五端一體的企業服務體系,打造多端互聯的惠企服務新模式,實現了涉企事項“掌上辦、隨時辦”,累計注冊企業169萬余戶,上線涉企服務3400多項,發布惠企政策4010個,上線政策兌現事項3602個,為全省53.71萬戶企業精準推送惠企政策3435.59萬次,累計兌現金額超448.95億元。
四是拓展“贛通碼”應用,實現“一碼通行”。“贛通碼”完成與國家政務服務平臺互通和跨省互認,已實現在政務服務、景區入園、網吧上網登記等場景互通互認。在江西任何一家三星級以上酒店,旅客可以免身份證、免刷臉,實現一碼入住;在省市縣三級139個政務服務大廳,群眾可通過“掃碼”“亮碼”“刷臉”三種方式,授權同意調用常用證照,實現5600多項政務服務事項“免證辦”。
三、持續深化改革,拓展“高效辦成一件事”應用領域
下一步,江西將深入貫徹《意見》決策部署,以數字政府建設為抓手,持續抓好經營主體和個人全生命周期重點事項總體清單常態化推進,并持續深化改革舉措,推動更多“高效辦成一件事”向“高效辦成一類事”轉變。
一是推進“一類事”集成建設。江西將以“三通一碼”平臺為依托,強化省級統籌,打破部門壁壘、層級界限和區域分割,重點建設物流“一張網”、招商“一張圖”等信息平臺,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加強“三醫”信息聯動。加快構建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共建共享機制,通過集成化建設持續釋放數字政府整體效能,不斷提升全省政務服務與政府治理協同水平。
二是深入推進數字機關建設。建設以省級“數字政府大腦”為核心樞紐的全省一體化決策支撐中心,推動市縣深度對接融入,實現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多領域多端智能感知、全域一屏統覽、治理一網統管,強化AI賦能,打造“小贛事”智能體,提升智能幫辦、智慧監管、輔助科學決策等能力水平。
創新建設督查督辦系統,切實提高行政效率,推進工作落實。持續深化“一表同享”改革,通過數字技術賦能為基層松綁減負。創新推行“掃碼入企”改革,從嚴規范涉企活動行為、涉企表格填報和涉企訴求服務,進一步規范涉企行政檢查,以數字化手段不斷提升政務運行效能。
三是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深入挖掘“一件事”工作中的亮點做法,提煉具有代表性和推廣價值的典型經驗,按照“成熟一個、提煉一個”原則,重點篩選在跨部門協同、流程再造、技術創新等方面具有突破性的實踐成果,推動“一地創新、多地復用”,持續提升我省政務服務品牌影響力。
(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江西省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主任 李光東)
《意見》針對當前政務服務中存在的跨部門協同不暢、流程繁瑣、數據壁壘等痛點難點,給出了制度化、常態化的解決方案。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常態化推進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針對當前政務服務中存在的跨部門協同不暢、流程繁瑣、數據壁壘等痛點難點,給出了制度化、常態化的解決方案。既有“頂層設計”的系統性,又有“落地實操”的細致性,為各地深化改革提供了清晰的“路線圖”和“施工圖”。江西省將以《意見》為遵循,結合本省實際,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落地并取得實效,提升企業和群眾的體驗感和獲得感。
一、認真學習領會,把握《意見》核心要義
《意見》以系統思維構建了“高效辦成一件事”的制度框架,為各地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其精神內涵體現為“三個聚焦”。
一是聚焦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意見》始終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明確要求圍繞經營主體和個人全生命周期梳理重點事項,按照“高頻、面廣、關聯性強”的原則形成總體清單。這一導向打破了傳統政務服務的“部門視角”,轉向“用戶視角”,本質是要求政府服務與群眾需求“同頻共振”,讓企業和群眾“急難愁盼”的事成為政府優先辦、用心辦的事,彰顯了政務服務改革的民生溫度。
二是聚焦常態化推進的機制創新。《意見》強調“成熟一批、發布一批”的清單動態管理模式,從業務流程優化、線上線下融合、數據共享、智能技術應用到用戶評價反饋,構建了全鏈條閉環管理體系。其核心確保改革取得實效,從“試點”走向“常態”。
三是聚焦系統性拓展的改革深度。《意見》不僅局限于“辦事服務”層面,更提出向“高效辦成一類事”拓展,涵蓋惠企政策服務、政企溝通升級、監管全鏈條整合、減輕基層填表報數負擔等政府治理各領域。這標志著“高效辦成一件事”從服務優化,升級為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數字政府建設、治理體系重構的綜合性改革抓手,要求各地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以“小切口”推動“大變革”,實現政務服務與政府治理的整體躍升。
二、依托“三通一碼”矩陣,優化政務服務體驗
自“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推行以來,江西依托“三通一碼”服務矩陣,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落地落實,通過“贛服通”“贛政通”“贛企通”的協同聯動與“贛通碼”的場景拓展,構建線上線下融合、政企民互動的服務體系,為政務服務提質增效提供堅實支撐。
一是升級“贛服通”,提升線上辦事便捷性。“贛服通”目前已完成6個版本的迭代升級,共推出36個部門專區和31個主題專區,上線服務事項1.7萬余項,用戶數突破5200萬人。
二是完善“贛政通”,加強政務協同效率。“贛政通”作為全省政務工作人員的移動協同辦公平臺,已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全覆蓋,平臺的實名注冊用戶已突破85萬人,日均活躍人數達40萬人,已接入各級各類業務應用1450余個,聯通2.1萬個政務部門。打造了涵蓋教育、公安、水利等系統的30余個條線通訊錄。累計23萬余個政務工作群遷移至“贛政通”平臺,OA辦公、督查督辦等辦公系統向“贛政通”遷移。
三是上線“贛企通”,精準賦能企業發展。“贛企通”深度契合《意見》中“優化惠企政策全流程服務”的要求,構建了“PC端、移動端、自助端、大廳端、電話端”五端一體的企業服務體系,打造多端互聯的惠企服務新模式,實現了涉企事項“掌上辦、隨時辦”,累計注冊企業169萬余戶,上線涉企服務3400多項,發布惠企政策4010個,上線政策兌現事項3602個,為全省53.71萬戶企業精準推送惠企政策3435.59萬次,累計兌現金額超448.95億元。
四是拓展“贛通碼”應用,實現“一碼通行”。“贛通碼”完成與國家政務服務平臺互通和跨省互認,已實現在政務服務、景區入園、網吧上網登記等場景互通互認。在江西任何一家三星級以上酒店,旅客可以免身份證、免刷臉,實現一碼入住;在省市縣三級139個政務服務大廳,群眾可通過“掃碼”“亮碼”“刷臉”三種方式,授權同意調用常用證照,實現5600多項政務服務事項“免證辦”。
三、持續深化改革,拓展“高效辦成一件事”應用領域
下一步,江西將深入貫徹《意見》決策部署,以數字政府建設為抓手,持續抓好經營主體和個人全生命周期重點事項總體清單常態化推進,并持續深化改革舉措,推動更多“高效辦成一件事”向“高效辦成一類事”轉變。
一是推進“一類事”集成建設。江西將以“三通一碼”平臺為依托,強化省級統籌,打破部門壁壘、層級界限和區域分割,重點建設物流“一張網”、招商“一張圖”等信息平臺,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加強“三醫”信息聯動。加快構建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共建共享機制,通過集成化建設持續釋放數字政府整體效能,不斷提升全省政務服務與政府治理協同水平。
二是深入推進數字機關建設。建設以省級“數字政府大腦”為核心樞紐的全省一體化決策支撐中心,推動市縣深度對接融入,實現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多領域多端智能感知、全域一屏統覽、治理一網統管,強化AI賦能,打造“小贛事”智能體,提升智能幫辦、智慧監管、輔助科學決策等能力水平。
創新建設督查督辦系統,切實提高行政效率,推進工作落實。持續深化“一表同享”改革,通過數字技術賦能為基層松綁減負。創新推行“掃碼入企”改革,從嚴規范涉企活動行為、涉企表格填報和涉企訴求服務,進一步規范涉企行政檢查,以數字化手段不斷提升政務運行效能。
三是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深入挖掘“一件事”工作中的亮點做法,提煉具有代表性和推廣價值的典型經驗,按照“成熟一個、提煉一個”原則,重點篩選在跨部門協同、流程再造、技術創新等方面具有突破性的實踐成果,推動“一地創新、多地復用”,持續提升我省政務服務品牌影響力。
(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江西省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主任 李光東)
- 國務院常務會議解讀 | 醫療衛生強基,讓更多人在“家門口”看好病(2025-08-30)
- 國務院常務會議解讀 | 國務院研究實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工作 (2025-08-30)
- 事關縣域高中、基層醫療……國務院常務會部署! (2025-08-30)
- 擴內需有何新舉措?如何實施好“人工智能+”行動?——國家發展改革委解讀當前經濟熱點(2025-08-30)
- 有補貼、有補助!記得領→ (2025-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