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質檢快訊

推動行風建設 優化營商環境市場監管總局公布2024年十大優秀實踐案例

2025年02月26日 10:31????信息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2024年是全國市場監管系統行風建設三年攻堅專項行動的“深化拓展年”。這一年,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持續加大行風突出問題排查整治力度,深化拓展優化審批服務、規范日常監管、提升執法水平等創新舉措,著力優化滿足群眾需要、服務經濟發展的市場監管理念、制度、作風、能力,推動全系統行風建設走深走實。為推進全國市場監管系統行風建設深入開展,進一步彰顯各地行風建設工作成效,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組織評選出的“行風建設助力優化營商環境”2024年十大優秀實踐案例公開發布,這些案例關注群眾需求,體現基層創新,回應社會關切,是市場監管系統行風建設工作的縮影和典型。

北京海淀

正行風 強治理 運用大數據打擊食品領域惡意索賠

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落實行風建設“數字+執法”要求,以“大數據”賦能執法效能提升,在全市率先開展食品領域“惡意索賠”專項治理,辦成北京市第一件由市場監管系統主動發現并成功移送的案件,有力維護了經營主體合法權益和首都良好營商環境。截至目前,已累計打擊7起食品領域惡意索賠案件。圍繞“糾治一個行風問題、破解一類監管難題”,著力構建遏制食品領域惡意索賠長效機制,為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國際一流“北京服務”品牌貢獻市場監管力量。

上海

企業信息“自動變更” “高效辦成一件事”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學習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先進理念,以“自動變更”模式創新實現企業信息變更“一件事”。推出“一表關聯”所有聯辦部門“自動變更”字段、“一庫共享”企業變更信息、“一源加工”破解地方部門數據與國家垂直管理系統間的協同難題、“一次告知”實現自動變更新模式。企業除申報變更登記所需信息和材料外,不額外生成申請表格、不新增辦事材料、不二次登錄確認變更信息。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企業信息變更“一件事”以較小開發成本體現較大改革成效,依托數據共享為企業和政府雙向賦能。企業側,再造辦事流程,真正減少申請環節,“無感變更”提升企業感受;政府側,實現跨部門變更信息數據同源、更新同步,為相關部門依法調整屬地管轄、稅費比例等提供高質量數據支撐。截至2024年底,系統累計辦理超22萬件,企業獲得感強,上線至今保持零差評,入選國務院辦公廳“高效辦成一件事”經驗交流材料。

江蘇南通

全流程“打鈴提醒” 深化信用修復指導服務

江蘇省南通市市場監管局針對部分經營主體自覺守信意識不強、主動復信能力不足的問題,持續深化塑信指導、加大信用培育力度,開發建設全流程“打鈴提醒”系統,對有失信風險,或已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公示行政處罰信息等情形的經營主體“一對一”自動發送預警提醒短信,做到事前緩沖容錯,列入異常“能緩則緩”;事中提醒告知,助企塑信“應幫盡幫”;事后跟蹤指導,信用修復“當快則快”。同時,以信息化手段和標準化流程將塑信幫扶直通基層、全域覆蓋,助推實現市場監管領域信用修復全場景覆蓋、全方位提醒、全要素指引、全過程引導。系統上線以來已服務經營主體逾5萬家次,案例入選江蘇省市場監管系統改革創新經驗做法復制推廣清單。

安徽桐城

“小禮讓”促進“大和諧” 探尋“六尺巷”背后的調解“密碼”

安徽省桐城市市場監管局聚焦群眾關心關切的消費維權領域,從“六尺巷”蘊含的“謙和禮讓”精神內涵中汲取智慧,開創性地將“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應用于消費糾紛調解,探索實施以“快受理、快辦理、快反饋”和“熱心接待、精心研判、耐心傾聽、盡心辦理、誠心反饋”為主要內容的“三快五心”調解法,通過“聽、辨、勸、借、讓、和”六步走法則,將“法理”講清、“事理”講明、“情理”講透,調解成功率從86%上升到99.8%。會同28家職能部門和8個行業性調解委員會,將“兩代表一委員”、志愿者等充實到人民調解組織中,創新設立“永紅暖心工作室”等暖心維權站82個,全域推行消費維權二維碼,著力構建“5分鐘調解圈”,全面落實訴后回訪制度,打造“前端預防、中端調解、末端反饋”的糾紛調解“桐城樣板”。

山東臨沂

以電子計價秤監管 促行風優環境

山東省臨沂市市場監管局在開展行風建設“深化拓展年”工作中,將計量綜合整治嵌入營商環境治理,堅持源頭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協同治理“四位一體”,嚴把生產、銷售、維修、使用關,精準監管“網紅”打卡地、農村大集、早市夜市等重點領域,創新推行“手機變砝碼”監督模式,實現政府部門、經營主體、社會群眾協同共治,不斷提高電子計價秤監管水平。通過綜合施策,對生產銷售企業實行信用約束、作弊嚴懲和技術監督,督促使用單位誠信經營、公開承諾,以公平秤、手機砝碼為保障,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交易環境,電子計價秤監管實現了全鏈條、全方位治理,以計量監管促進市場監管系統行風和營商環境優化。

湖北

推廣使用“親清聯系卡” 強化行風教育管理監督

湖北省市場監管局加強行風教育管理監督,編制推廣“親清聯系卡”,將行風建設要求融入行政審批、日常監管和執法辦案的全過程全流程,明確行風建設“20個不得”負面清單和文明執法行為規范,公布行風問題投訴舉報二維碼,要求執法人員在開展涉企服務和監管執法時主動出具并作出履職承諾。通過“持卡”學習、“亮卡”履職、“掃碼”監督,督促監管執法人員隨身攜帶、隨處學習、隨時警醒,推進轉作風、優行風各項要求從“掛在墻上”向“扛在肩上”轉變、從“寫在紙上”向“落實到行動上”轉變,全面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優化營商環境。

廣東深圳

打造社會監督促行風建設的“深圳樣本”

廣東省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創新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成立由“兩代表一委員”、退休干部、志愿者等209人組成的社會監督員隊伍,通過舉辦“今日我跟班”“熱點追蹤查”“政廉回頭看”等活動,邀請社會監督員對審批服務、日常監管、行政執法等工作進行“常態化”監督、“突擊式”暗訪和“體驗式”參與,有力推動市場監管部門改進作風、增進業務、提高效能。2023年至2024年底,參與各類監督活動417場,回訪企業近2萬家,收集有效問卷1.6萬余份,發現并解決問題547個。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探索構建多點覆蓋、長效運作的行風監督體系,走出了一條市場監管系統行風建設社會共治新路子,為行風建設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了“深圳樣本”。

四川樂山

開展“換位體驗” 優化窗口服務

四川省樂山市市場監管局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高效辦成一件事”,堅持陪同體驗走流程,會同相關部門在全國率先開展“我陪群眾走流程”“政務服務體驗員”工作,發現系統對接、流程環節等5類突出問題,落實改進措施11條,推動審批服務從“能辦”向“好辦”轉變。堅持開放服務納良策,組建13支體驗員隊伍參加“政務服務開放日”等活動,收集工作建議137條。堅持厘清需求拓場景,集成一批企業辦事應用新場景,形成“體驗、反饋、優化、評價”閉環運行體系,打通市場監管、行政審批等部門間信息共享渠道。2024年辦理企業信息變更、注銷等“一件事”8700余件,全程網辦事項承諾提速率79.39%,行政審批窗口群眾滿意率100%。

陜西

以“十要十不要”行為規范展現新風貌

陜西省市場監管局以人民滿意為標尺,以規范履職行為為目標,制定實施行風建設“十要十不要”行為規范,即:一要依法監管為人民,不要脫離群眾忘初心;二要服務企業和基層,不要吃拿卡要耍威風;三要文明執法樹榜樣,不要以罰代管損形象;四要求真務實抓落實,不要假大虛空走形式;五要調查研究摸實情,不要主觀臆斷定事情;六要面對歪風敢斗爭,不要明哲保身當好人;七要履職盡責勇擔當,不要推諉扯皮混時光;八要廉潔從政守法紀,不要以權謀私敗風氣;九要系統團結一盤棋,不要本位主義令不止;十要黨風政風促行風,不要歪風邪氣壞行風。“十要十不要”行為規范提出后,全省市場監管系統積極宣傳、認真落實,展現出市場監管干部的良好風貌。

新疆

校園食品安全“學生監督崗”等創新機制 推動行風建設成果轉化、安全監管能效升級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管局探索創新校園食品安全“學生監督崗”制度,覆蓋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四年級以上班級)、高中階段學校,設置食品安全學生監督員14.7萬名,公布校園食品安全投訴舉報專線電話,構建學生及家長反映問題直通車;創新實施代入式、穿透式監督檢查機制,試點推行市場監管人員陪餐就餐制度。同時,發布《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指引》《校園食堂進貨查驗工作規范》等5個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制定學校食品安全規范化管理、集中用餐單位風險防控等3個指引,發布學校食堂食材采購等3個合同示范文本。通過實施這些舉措,把行風建設成果轉化為保安全、守底線的成效,在全區打造校園食品安全示范點103個,全面改造升級5660家學校食堂設施。


久久精品女人热,久久最新金品视频免费播放,欧美国产主播在线,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国产人成自精在线尤物 | 午夜爽爽福利影院 | 亚洲国产AV片一区 | 久久99精品麻豆国产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 香蕉国产人午夜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