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管理規定》公布實施
4月7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修訂公布《國家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管理規定》(以下簡稱《管理規定》),即日起施行。國家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是適應科技創新快速發展,在相關科研成果尚不具備制定國家標準條件時,支持引導創新技術推廣試用、擴散成長的一種標準化技術文件,是國家標準的重要補充。
本次修訂的《管理規定》創新點有四個:一是增加文件類型。借鑒國際通行做法,將指導性技術文件細分為規范和報告兩種。具有一定應用前景但尚處于發展中的新技術可以制定為規范類指導性技術文件,供各方參考采用的資料性信息可以制定為報告類指導性技術文件,豐富了創新技術成果的轉化方式。二是項目立項實行登記制。技術委員會對項目建議進行評估后,登記項目信息即可組織起草,不再進行立項審批,以便快速啟動研制工作。三是調整技術審查投票通過人數比例。審查通過條件由參加投票委員的三分之二調整為二分之一以上贊成即為通過,目的是增加技術文件供給數量。四是加快研制速度。將公開征求意見時間由原來的60日縮短至30日,項目登記起草到報批的期限壓縮至12個月以內,推動技術文件加快出臺。
《管理規定》公布實施后,將拓寬科技成果轉化渠道,豐富標準化文件形式,提升供給效率,推動構建引領新興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助力創新成果快速轉化為產業競爭力。
4月7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修訂公布《國家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管理規定》(以下簡稱《管理規定》),即日起施行。國家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是適應科技創新快速發展,在相關科研成果尚不具備制定國家標準條件時,支持引導創新技術推廣試用、擴散成長的一種標準化技術文件,是國家標準的重要補充。
本次修訂的《管理規定》創新點有四個:一是增加文件類型。借鑒國際通行做法,將指導性技術文件細分為規范和報告兩種。具有一定應用前景但尚處于發展中的新技術可以制定為規范類指導性技術文件,供各方參考采用的資料性信息可以制定為報告類指導性技術文件,豐富了創新技術成果的轉化方式。二是項目立項實行登記制。技術委員會對項目建議進行評估后,登記項目信息即可組織起草,不再進行立項審批,以便快速啟動研制工作。三是調整技術審查投票通過人數比例。審查通過條件由參加投票委員的三分之二調整為二分之一以上贊成即為通過,目的是增加技術文件供給數量。四是加快研制速度。將公開征求意見時間由原來的60日縮短至30日,項目登記起草到報批的期限壓縮至12個月以內,推動技術文件加快出臺。
《管理規定》公布實施后,將拓寬科技成果轉化渠道,豐富標準化文件形式,提升供給效率,推動構建引領新興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助力創新成果快速轉化為產業競爭力。
- 市場監管總局等26個部門(單位)聯合發布開展2025年全國“質量月”活動通知(2025-08-28)
- 我國合格評定領域國際標準化人才培養穩步推進(2025-08-30)
- 全國平臺經濟治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2025-08-30)
- 市場監管總局舉行“守護品牌—政企面對面”活動(2025-08-30)
- 全國市場監管系統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座談會在濟南召開(2025-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