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機制 優環境 強服務 促轉型
江蘇是民營經濟發展大省,截至2024年底,全省實有民營經濟主體1405.9萬戶,其中個體工商戶993.5萬戶,占全省經營主體總量的67.9%。2024年,在市場監管總局登記注冊局指導下,我們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江蘇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深入貫徹《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著力建機制、優環境、強服務、促轉型,全省個體工商戶發展質效有了新提升。
強化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制度保障
健全聯席會議機制。省市縣三級建立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省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牽頭部門作用,主要領導定期召集成員單位會議,分析情況、研究問題、統一思想、明確任務。2024年召開了全省個體工商戶發展大會,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把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多數縣區建立政府辦、市場監管部門雙牽頭機制,形成協調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出臺系列政策措施。在政府層面系列普惠政策基礎上,省聯席會議、省政府先后出臺個體工商戶紓困發展21條、促進高質量發展18條,設區市均出臺具體配套政策。出臺《市場監管部門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年度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其中12條涉及個體工商戶發展。
搭建溝通交流平臺。印發《建立健全常態化政企溝通聯系機制工作方案》,常態化開展個體工商戶交流座談。建立個體工商戶工作聯系點,跟蹤了解個體工商戶活躍度和生存發展質量,每年向政府報送經營主體質量分析報告300余篇,多次獲省市主要領導批示肯定。
提升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工作成效
開展精準幫扶。召開全省工作推進會,制定個體工商戶統一劃型標準和地方特色分類標準,上線省級分型分類培育平臺,541萬戶納入分型庫,認定“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4761戶,開展個體工商戶產品巡展活動192場,為734戶“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開展創業事跡和經營特色宣傳。
服務轉型發展。公益培訓惠及30余萬電商從業者,免費支持6.4萬戶小店完成數字化改造,打造東海水晶、常熟服裝、南通家紡等特色個體電商聚集示范區。江蘇作為“個轉企”改革試點省份,在省級層面專門出臺“個轉企”登記管理辦法,遴選建立5.6萬戶培育庫,實施“一戶一策”服務,助力近萬戶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做強做大。
暢通融資渠道。在常州“常個貸”、宿遷“活躍貸”基礎上,推出“蘇服通”線上融資平臺,為銀行授信提供輔助支撐,平臺共發布符合個體工商戶實際需要的信貸產品327項,全年解決個體工商戶融資需求671.9億元,其中信用貸199.9億元。截至去年底,全省個體工商戶貸款余額9586.1億元,同比增長7.1%。
打造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良好環境
打造高效準入環境。大力推進企業信息變更、遷移、注銷、開辦餐飲店“高效辦成一件事”,延伸企業開辦服務鏈條,2024年四個“一件事”已全部落地見效,企業信息變更“一件事”入選國辦優秀案例。引導地方圍繞個體工商戶經營業態,推出20多項高頻“一件事”。
推出“即訴即辦”服務。試點建立個體工商戶綜合服務中心,打造個體工商戶線下服務模式,明確政策宣傳、業務咨詢、訴求處理等服務標準,對個體工商戶反映的問題快速響應、高效分辦、及時反饋,實現全鏈條閉環管理。力求個體工商戶有問題,能找到門、找到人、辦成事。
擴大“服務員”影響力。充分利用全國“服務員”活動在江蘇啟動的契機,進一步調動部門和地方的積極性,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累計惠及個體工商戶69.1萬戶,南京、無錫、蘇州分別推出“服務年”“四季同行”“蘇小福”服務品牌,實現“服務員”活動長效化、常態化。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二級巡視員 陳 珂
編輯點評
本文是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在全國市場監管系統登記注冊工作座談會上的交流發言。
江蘇省在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方面展現出系統化的政策布局與生動的創新實踐。聯席會議制度與“雙牽頭”機制的建立,體現了政府層面對個體工商戶發展的高度重視;而“分型分類培育平臺”、“名特優新”認定等方面的特色做法,則為差異化扶持提供了有效路徑。江蘇在推動個體工商戶數字化轉型上的探索頗具前瞻性。通過公益培訓、免費數字化改造支持,以及打造特色電商示范區,不僅提升了個體工商戶經營效率,還為其融入新經濟業態創造了條件。尤為值得稱道的是,江蘇將服務嵌入治理全鏈條,從“即訴即辦”到“服務員”品牌化運作,構建起“需求直達、服務閉環”的生態體系。這些實踐不僅展現了對個體工商戶的深度共情,更以制度創新詮釋了“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的協同之道,為全國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微觀活力提供了鮮活范本。
江蘇是民營經濟發展大省,截至2024年底,全省實有民營經濟主體1405.9萬戶,其中個體工商戶993.5萬戶,占全省經營主體總量的67.9%。2024年,在市場監管總局登記注冊局指導下,我們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江蘇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深入貫徹《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著力建機制、優環境、強服務、促轉型,全省個體工商戶發展質效有了新提升。
強化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制度保障
健全聯席會議機制。省市縣三級建立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省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牽頭部門作用,主要領導定期召集成員單位會議,分析情況、研究問題、統一思想、明確任務。2024年召開了全省個體工商戶發展大會,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把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多數縣區建立政府辦、市場監管部門雙牽頭機制,形成協調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出臺系列政策措施。在政府層面系列普惠政策基礎上,省聯席會議、省政府先后出臺個體工商戶紓困發展21條、促進高質量發展18條,設區市均出臺具體配套政策。出臺《市場監管部門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年度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其中12條涉及個體工商戶發展。
搭建溝通交流平臺。印發《建立健全常態化政企溝通聯系機制工作方案》,常態化開展個體工商戶交流座談。建立個體工商戶工作聯系點,跟蹤了解個體工商戶活躍度和生存發展質量,每年向政府報送經營主體質量分析報告300余篇,多次獲省市主要領導批示肯定。
提升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工作成效
開展精準幫扶。召開全省工作推進會,制定個體工商戶統一劃型標準和地方特色分類標準,上線省級分型分類培育平臺,541萬戶納入分型庫,認定“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4761戶,開展個體工商戶產品巡展活動192場,為734戶“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開展創業事跡和經營特色宣傳。
服務轉型發展。公益培訓惠及30余萬電商從業者,免費支持6.4萬戶小店完成數字化改造,打造東海水晶、常熟服裝、南通家紡等特色個體電商聚集示范區。江蘇作為“個轉企”改革試點省份,在省級層面專門出臺“個轉企”登記管理辦法,遴選建立5.6萬戶培育庫,實施“一戶一策”服務,助力近萬戶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做強做大。
暢通融資渠道。在常州“常個貸”、宿遷“活躍貸”基礎上,推出“蘇服通”線上融資平臺,為銀行授信提供輔助支撐,平臺共發布符合個體工商戶實際需要的信貸產品327項,全年解決個體工商戶融資需求671.9億元,其中信用貸199.9億元。截至去年底,全省個體工商戶貸款余額9586.1億元,同比增長7.1%。
打造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良好環境
打造高效準入環境。大力推進企業信息變更、遷移、注銷、開辦餐飲店“高效辦成一件事”,延伸企業開辦服務鏈條,2024年四個“一件事”已全部落地見效,企業信息變更“一件事”入選國辦優秀案例。引導地方圍繞個體工商戶經營業態,推出20多項高頻“一件事”。
推出“即訴即辦”服務。試點建立個體工商戶綜合服務中心,打造個體工商戶線下服務模式,明確政策宣傳、業務咨詢、訴求處理等服務標準,對個體工商戶反映的問題快速響應、高效分辦、及時反饋,實現全鏈條閉環管理。力求個體工商戶有問題,能找到門、找到人、辦成事。
擴大“服務員”影響力。充分利用全國“服務員”活動在江蘇啟動的契機,進一步調動部門和地方的積極性,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累計惠及個體工商戶69.1萬戶,南京、無錫、蘇州分別推出“服務年”“四季同行”“蘇小福”服務品牌,實現“服務員”活動長效化、常態化。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二級巡視員 陳 珂
編輯點評
本文是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在全國市場監管系統登記注冊工作座談會上的交流發言。
江蘇省在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方面展現出系統化的政策布局與生動的創新實踐。聯席會議制度與“雙牽頭”機制的建立,體現了政府層面對個體工商戶發展的高度重視;而“分型分類培育平臺”、“名特優新”認定等方面的特色做法,則為差異化扶持提供了有效路徑。江蘇在推動個體工商戶數字化轉型上的探索頗具前瞻性。通過公益培訓、免費數字化改造支持,以及打造特色電商示范區,不僅提升了個體工商戶經營效率,還為其融入新經濟業態創造了條件。尤為值得稱道的是,江蘇將服務嵌入治理全鏈條,從“即訴即辦”到“服務員”品牌化運作,構建起“需求直達、服務閉環”的生態體系。這些實踐不僅展現了對個體工商戶的深度共情,更以制度創新詮釋了“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的協同之道,為全國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微觀活力提供了鮮活范本。
- 北京智能餐飲經營許可備案超300個點位(2025-05-09)
- 安徽宣城“三辦三新”賦能“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2025-05-09)
- 寧夏開展信用修復服務 激發經營主體活力(2025-05-09)
- 廣西北海首批“八桂食安”機器人志愿者上崗(2025-05-09)
- 以知識產權強區建設推動“四鏈融合”福州高新區突出知識產權示范引領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