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技術創新中心(天然香料香精)4項課題獲批立項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技術創新中心(天然香料香精)共有4個科研項目獲批立項,獲資助經費28萬元。
獲得批準立項的4個項目分別是:《基于實時PCR 技術在廣西香料真偽快速鑒別中的研究及應用》《基于全組分分析的八角潛在特征質量指標化合物研究》《天然香料香蘭素真實性鑒別技術研究》《水果中防腐保鮮劑檢測技術探索及殘留量篩查研究》。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經組織推薦申報、專家立項評審和立項審核最終確定的2025年度科技計劃26個項目中的4個項目。
這次申報的項目對于提升天然香料香精產品真實性,促進天然香料香精產業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市場監管總局技術創新中心(天然香料香精)設在廣西—東盟食品檢驗檢測中心,今年也是該創新中心正式掛牌成立之后申報獲批的科技項目,對于充分發揮自身質量技術優勢,持續提升香料香精領域研究水平,以科技創新推動食品產業、天然香料香精產業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這次批準立項的項目中也包括廣西—東盟食品檢驗檢測中心申報的項目2項,項目經費4萬元,分別是《水果中防腐保鮮劑檢測技術探索及殘留量篩查研究》和《微生物培養監測工作站在預包裝食品檢測中的研究與應用》,涉及食品安全領域研究。
市場監管總局技術創新中心(天然香料香精)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創新中心科技項目堅持以目標為導向,在檢驗實踐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之道,更好地服務天然香料香精產業高質量發展。
市場監管總局技術創新中心(天然香料香精)將進一步提升天然香料香精科研項目的研究力度,開展更深入的研究,同時積極探索科研成果轉化的路徑與方式,增強創新轉化意識和對創新成果轉化政策、管理以及實踐的理解,努力提高市場監管科技創新競爭力。
□中國市場監管報記者 孔國俊 通訊員 陳韻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技術創新中心(天然香料香精)共有4個科研項目獲批立項,獲資助經費28萬元。
獲得批準立項的4個項目分別是:《基于實時PCR 技術在廣西香料真偽快速鑒別中的研究及應用》《基于全組分分析的八角潛在特征質量指標化合物研究》《天然香料香蘭素真實性鑒別技術研究》《水果中防腐保鮮劑檢測技術探索及殘留量篩查研究》。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經組織推薦申報、專家立項評審和立項審核最終確定的2025年度科技計劃26個項目中的4個項目。
這次申報的項目對于提升天然香料香精產品真實性,促進天然香料香精產業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市場監管總局技術創新中心(天然香料香精)設在廣西—東盟食品檢驗檢測中心,今年也是該創新中心正式掛牌成立之后申報獲批的科技項目,對于充分發揮自身質量技術優勢,持續提升香料香精領域研究水平,以科技創新推動食品產業、天然香料香精產業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這次批準立項的項目中也包括廣西—東盟食品檢驗檢測中心申報的項目2項,項目經費4萬元,分別是《水果中防腐保鮮劑檢測技術探索及殘留量篩查研究》和《微生物培養監測工作站在預包裝食品檢測中的研究與應用》,涉及食品安全領域研究。
市場監管總局技術創新中心(天然香料香精)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創新中心科技項目堅持以目標為導向,在檢驗實踐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之道,更好地服務天然香料香精產業高質量發展。
市場監管總局技術創新中心(天然香料香精)將進一步提升天然香料香精科研項目的研究力度,開展更深入的研究,同時積極探索科研成果轉化的路徑與方式,增強創新轉化意識和對創新成果轉化政策、管理以及實踐的理解,努力提高市場監管科技創新競爭力。
□中國市場監管報記者 孔國俊 通訊員 陳韻
- 北京智能餐飲經營許可備案超300個點位(2025-05-09)
- 安徽宣城“三辦三新”賦能“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2025-05-09)
- 寧夏開展信用修復服務 激發經營主體活力(2025-05-09)
- 廣西北海首批“八桂食安”機器人志愿者上崗(2025-05-09)
- 以知識產權強區建設推動“四鏈融合”福州高新區突出知識產權示范引領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