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進信用監管改革
4月16日,廣東省市場監管系統信用監管工作推進會在佛山市召開。會議認真落實全國市場監管系統信用監管工作座談會以及全省市場監管工作會議要求,總結2024年信用監管工作,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
會議指出,2024年,全省市場監管系統聚焦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建設中心任務,以企業信用提升為主線,以信息歸集公示為基礎,以信用約束懲戒為重點,以“雙隨機”監管為抓手,以信用風險分類為依托,以深化改革創新為導向,著力推動信用賦能高質量發展,為營造以信用為導向的“三化”一流營商環境作出積極貢獻。部署開展信用助力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20項舉措,持續深化企業活躍度分析。牽頭實施企業數據填報“一件事”,實現企業基礎信息“一次填報、全域共享”,填報數據“全程可溯、安全可信”。強化失信約束和聯合懲戒,截至2024年底,全省639.7萬戶經營主體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以下稱“列異”),5.1萬戶經營主體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以下稱“列嚴”),依法限制“老賴”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管”25.9萬次,13人被“列嚴”。優化信用修復服務,截至2024年底,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共修復628.91萬戶經營主體“列異”信息、5.1萬戶經營主體“列嚴”信息,助力企業融資1.7億元。全國首創并持續推廣“雙隨機”“一查三用”機制,全省市場監管領域“雙隨機”抽查100%應用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在全國率先出臺《產品質量信用分類監管規范》,匯集優質企業名單形成質量信用“紅榜”。發布全國首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省級地方標準《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規范》,構建“5+22+72”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助力精準監管。深化大灣區信用協同“一專區、一平臺”建設,落地全國首筆港企境內信用貸款,服務在粵港企獲得信用貸款30億元。
會議強調,要聚焦制約信用監管發展的痛點堵點,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進信用監管改革向縱深發展,為加快建設統一大市場、發展新質生產力、提高新時代高質量市場監管水平提供堅實保障。今年,全省市場監管部門要拓展信用提升抓手,推進跨境信用合作,試點建設信用體系,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完善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創新信用監管“三張清單”,一體推進信用激勵懲戒,深化重點領域信用監管。提升信用修復效能,高效辦成企業數據填報“一件事”,持續做好年報公示,豐富信用應用場景。規范涉企行政檢查,落實信用信息歸集公示,依法加強經營主體監管,實現智慧賦能信用監管。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持續推動信用賦能高質量發展。
4月16日,廣東省市場監管系統信用監管工作推進會在佛山市召開。會議認真落實全國市場監管系統信用監管工作座談會以及全省市場監管工作會議要求,總結2024年信用監管工作,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
會議指出,2024年,全省市場監管系統聚焦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建設中心任務,以企業信用提升為主線,以信息歸集公示為基礎,以信用約束懲戒為重點,以“雙隨機”監管為抓手,以信用風險分類為依托,以深化改革創新為導向,著力推動信用賦能高質量發展,為營造以信用為導向的“三化”一流營商環境作出積極貢獻。部署開展信用助力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20項舉措,持續深化企業活躍度分析。牽頭實施企業數據填報“一件事”,實現企業基礎信息“一次填報、全域共享”,填報數據“全程可溯、安全可信”。強化失信約束和聯合懲戒,截至2024年底,全省639.7萬戶經營主體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以下稱“列異”),5.1萬戶經營主體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以下稱“列嚴”),依法限制“老賴”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管”25.9萬次,13人被“列嚴”。優化信用修復服務,截至2024年底,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共修復628.91萬戶經營主體“列異”信息、5.1萬戶經營主體“列嚴”信息,助力企業融資1.7億元。全國首創并持續推廣“雙隨機”“一查三用”機制,全省市場監管領域“雙隨機”抽查100%應用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在全國率先出臺《產品質量信用分類監管規范》,匯集優質企業名單形成質量信用“紅榜”。發布全國首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省級地方標準《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規范》,構建“5+22+72”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助力精準監管。深化大灣區信用協同“一專區、一平臺”建設,落地全國首筆港企境內信用貸款,服務在粵港企獲得信用貸款30億元。
會議強調,要聚焦制約信用監管發展的痛點堵點,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進信用監管改革向縱深發展,為加快建設統一大市場、發展新質生產力、提高新時代高質量市場監管水平提供堅實保障。今年,全省市場監管部門要拓展信用提升抓手,推進跨境信用合作,試點建設信用體系,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完善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創新信用監管“三張清單”,一體推進信用激勵懲戒,深化重點領域信用監管。提升信用修復效能,高效辦成企業數據填報“一件事”,持續做好年報公示,豐富信用應用場景。規范涉企行政檢查,落實信用信息歸集公示,依法加強經營主體監管,實現智慧賦能信用監管。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持續推動信用賦能高質量發展。
- 北京智能餐飲經營許可備案超300個點位(2025-05-09)
- 安徽宣城“三辦三新”賦能“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2025-05-09)
- 寧夏開展信用修復服務 激發經營主體活力(2025-05-09)
- 廣西北海首批“八桂食安”機器人志愿者上崗(2025-05-09)
- 以知識產權強區建設推動“四鏈融合”福州高新區突出知識產權示范引領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