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零”距離 安全“騎”步走
近日,海鹽縣市場監管局會同縣公安局對電動自行車銷售維修單位開展聯合檢查,重點檢查是否存在私自改裝、加裝等違法行為,是否執行進貨查驗制度并建立銷售維修臺賬,“兩個規定”是否落實到位等。截至目前,該局共檢查電動自行車經營門店17家,發現并責令整改問題4個,立案電動自行車相關案件16件,罰沒款19.475萬元。
嘉興經開區:推動電動自行車經營全鏈條監管
嘉興市市場監管局經開區分局近期持續推動電動自行車經營全鏈條安全監管工作,對電動自行車及相關產品的銷售維修單位進行重點檢查,督促商家認真履行主體責任。今年是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的關鍵之年,該分局聚焦電動自行車整車和電瓶安全,聯合第三方專家與社區網格員共同開展商家入戶排查,現場查驗在售產品的3C認證標識和產品合格證明,并隨機與生產廠家聯系核對產品信息的真偽。4月以來,該分局已檢查電動自行車銷售單位45家,發現并責令整改問題2家。下一步,嘉興經開區還將嚴查電動自行車非法拼裝、改裝、加裝、擴容蓄電池、解碼提速等問題,堅決筑牢電動自行車安全防線。
余姚:持續開展電動自行車質量安全整治
為鞏固電動自行車專項治理成效,維護電動自行車市場秩序,余姚市市場監管局持續開展電動自行車質量安全整治行動。執法人員重點檢查銷售門店“兩員”制度落實情況、3C證書等隨車合格證明文件、“浙品碼”賦碼情況、車輛電池進貨查驗情況及車輛非法改裝行為,依法查處涉及電動自行車的違法違規行為。同時,執法人員以“一圖讀懂”的方式對經營者和銷售者開展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的宣貫,督促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保障群眾出行安全。
天臺:全面宣傳電動自行車新國標
天臺縣市場監管局以宣傳為有力抓手,針對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持續精心策劃并開展系列宣傳活動。該局組建多個宣傳小組,執法人員化身“國標宣傳員”,在一周內走訪全縣超82%的電動自行車銷售點,總計覆蓋80余家電動自行車銷售門店。在銷售門店,執法人員精心準備了內容豐富、圖文并茂的宣傳資料,發放到每一位經營者手中,讓他們了解新舊國標在關鍵標準要求上的差異。同時,執法人員結合實物,現場對電動自行車的車速限制、電池規格、外形尺寸及安全防護裝置等關鍵調整要點進行講解。此次宣傳活動為經營主體指明了合規經營方向,避免其因對標準不熟悉而導致的違規風險。
舟山新城:創新模式推動治理升級
為規范電動自行車市場秩序,保障群眾出行安全,舟山市市場監管局新城分局臨城市場監管所近期開展電動自行車專項檢查,聚焦產品質量、非法改裝等關鍵問題,通過“流通嚴查、宣傳嚴導”筑牢安全防線。同時,該所推出電動自行車智慧監管新舉措,依靠紅黃藍三色分級預警系統實現精準靶向治理,通過大數據梳理和分析近5年電動自行車投訴舉報數據,對高頻問題區域、高頻問題商家實施動態監管。執法人員重點檢查是否存在非法改裝、拼裝電動自行車等違法行為,同時督促經營者落實進貨查驗制度,確保產品來源可溯。截至目前,共檢查電動自行車經營單位56家次,立案查處1件。
杭州蕭山:聯合檢查充電收費行為
近期,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市場監管局與區發展改革局針對電動自行車充電收費行為開展聯合執法檢查,重點聚焦價費分離政策執行情況,對全區近120個小區進行了地毯式檢查。檢查中,執法人員發現部分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存在未明碼標價、收費標準與公示不符等違規行為,如某小區充電掃碼價格與公示不符、某大廈地下充電點仍采用投幣方式。為此,聯合檢查組對11個整改緩慢的小區進行回頭查,對其中2家經提醒告誡仍不整改的經營單位進行立案調查。
仙居:打出電動自行車整治“組合拳”
為規范電動自行車市場秩序,仙居縣市場監管局積極開展專項整治,推動“價格降下來、安全提上去、市場活起來”目標落地見效。嚴控價格亂象,以政策明標、動態監測、精準監管的機制,嚴厲打擊借“以舊換新”名義哄抬價格等行為,提升市場透明度。強化安全監管,聯合交通運輸等部門開展全鏈條治理,對非法改裝、銷售“超標”車等行為開展拉網式排查,落實嚴管閉環,累計檢查經營主體20余家,整改隱患13處。完善長效機制,優化部門協同和信息共享機制,明確責任清單,持續深化“查處一案、警示一片、規范一域”,推動形成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執法聯動的共治格局。
寧波高新區:開展電動自行車全鏈條專項整治
近日,寧波市市場監管局高新區分局協同區電動自行車全鏈條整治工作專班各成員單位,聯合對轄區電動自行車銷售、維修環節開展專項整治,重點對電動自行車銷售門店、維修點及集中停放點進行排查,嚴查銷售無合格證、非法改裝、拼裝或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行為,并檢查電池、充電器等配件產品質量及進貨臺賬,杜絕劣質產品流入市場。同時,排查違規停放充電、占用消防通道等安全隱患。此次整治共檢查經營主體26家,發現并整改問題3個。
海寧:出臺電動自行車銷售門店合規指引
日前,海寧市制定發布嘉興市首個《電動自行車銷售門店合規指引》(以下簡稱《指引》),用制度創新推動電動自行車銷售單位健康有序發展。《指引》聚焦電動自行車銷售、維修環節高頻易發違法行為,對銷售單位需要關注的質量風險點、需要履行的責任義務等方面,進行詳細的指導提示,幫助銷售單位合法合規經營。《指引》還系統梳理了涉及電動自行車銷售的相關法律法規,嚴明法律紅線,進一步強化震懾效果,壓實主體責任。《指引》的發布將進一步增強全市電動自行車銷售單位的合規意識,引導經營主體合規誠信經營,提升電動自行車質量管理水平。
桐鄉:推進電動自行車集中充停場所建設
為整治充電收費亂象,桐鄉市市場監管局嚴格落實省級整治行動要求,持續多措并舉推進電動自行車充電收費規范管理。該局全面摸排全市203個住宅小區充電設施運營情況,通過試點示范、政策宣講等方式推動價費分離及明碼標價,壓實物業主體責任。截至3月底,執法人員累計核查203個小區,重點督導收費公示及合理設置價格等行為。78個小區已完成整改,執法人員對72個未達標小區實施“點對點”限期整改。目前,群眾充電負擔有效降低,消費透明度顯著提升。
近日,海鹽縣市場監管局會同縣公安局對電動自行車銷售維修單位開展聯合檢查,重點檢查是否存在私自改裝、加裝等違法行為,是否執行進貨查驗制度并建立銷售維修臺賬,“兩個規定”是否落實到位等。截至目前,該局共檢查電動自行車經營門店17家,發現并責令整改問題4個,立案電動自行車相關案件16件,罰沒款19.475萬元。
嘉興經開區:推動電動自行車經營全鏈條監管
嘉興市市場監管局經開區分局近期持續推動電動自行車經營全鏈條安全監管工作,對電動自行車及相關產品的銷售維修單位進行重點檢查,督促商家認真履行主體責任。今年是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的關鍵之年,該分局聚焦電動自行車整車和電瓶安全,聯合第三方專家與社區網格員共同開展商家入戶排查,現場查驗在售產品的3C認證標識和產品合格證明,并隨機與生產廠家聯系核對產品信息的真偽。4月以來,該分局已檢查電動自行車銷售單位45家,發現并責令整改問題2家。下一步,嘉興經開區還將嚴查電動自行車非法拼裝、改裝、加裝、擴容蓄電池、解碼提速等問題,堅決筑牢電動自行車安全防線。
余姚:持續開展電動自行車質量安全整治
為鞏固電動自行車專項治理成效,維護電動自行車市場秩序,余姚市市場監管局持續開展電動自行車質量安全整治行動。執法人員重點檢查銷售門店“兩員”制度落實情況、3C證書等隨車合格證明文件、“浙品碼”賦碼情況、車輛電池進貨查驗情況及車輛非法改裝行為,依法查處涉及電動自行車的違法違規行為。同時,執法人員以“一圖讀懂”的方式對經營者和銷售者開展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的宣貫,督促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保障群眾出行安全。
天臺:全面宣傳電動自行車新國標
天臺縣市場監管局以宣傳為有力抓手,針對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持續精心策劃并開展系列宣傳活動。該局組建多個宣傳小組,執法人員化身“國標宣傳員”,在一周內走訪全縣超82%的電動自行車銷售點,總計覆蓋80余家電動自行車銷售門店。在銷售門店,執法人員精心準備了內容豐富、圖文并茂的宣傳資料,發放到每一位經營者手中,讓他們了解新舊國標在關鍵標準要求上的差異。同時,執法人員結合實物,現場對電動自行車的車速限制、電池規格、外形尺寸及安全防護裝置等關鍵調整要點進行講解。此次宣傳活動為經營主體指明了合規經營方向,避免其因對標準不熟悉而導致的違規風險。
舟山新城:創新模式推動治理升級
為規范電動自行車市場秩序,保障群眾出行安全,舟山市市場監管局新城分局臨城市場監管所近期開展電動自行車專項檢查,聚焦產品質量、非法改裝等關鍵問題,通過“流通嚴查、宣傳嚴導”筑牢安全防線。同時,該所推出電動自行車智慧監管新舉措,依靠紅黃藍三色分級預警系統實現精準靶向治理,通過大數據梳理和分析近5年電動自行車投訴舉報數據,對高頻問題區域、高頻問題商家實施動態監管。執法人員重點檢查是否存在非法改裝、拼裝電動自行車等違法行為,同時督促經營者落實進貨查驗制度,確保產品來源可溯。截至目前,共檢查電動自行車經營單位56家次,立案查處1件。
杭州蕭山:聯合檢查充電收費行為
近期,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市場監管局與區發展改革局針對電動自行車充電收費行為開展聯合執法檢查,重點聚焦價費分離政策執行情況,對全區近120個小區進行了地毯式檢查。檢查中,執法人員發現部分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存在未明碼標價、收費標準與公示不符等違規行為,如某小區充電掃碼價格與公示不符、某大廈地下充電點仍采用投幣方式。為此,聯合檢查組對11個整改緩慢的小區進行回頭查,對其中2家經提醒告誡仍不整改的經營單位進行立案調查。
仙居:打出電動自行車整治“組合拳”
為規范電動自行車市場秩序,仙居縣市場監管局積極開展專項整治,推動“價格降下來、安全提上去、市場活起來”目標落地見效。嚴控價格亂象,以政策明標、動態監測、精準監管的機制,嚴厲打擊借“以舊換新”名義哄抬價格等行為,提升市場透明度。強化安全監管,聯合交通運輸等部門開展全鏈條治理,對非法改裝、銷售“超標”車等行為開展拉網式排查,落實嚴管閉環,累計檢查經營主體20余家,整改隱患13處。完善長效機制,優化部門協同和信息共享機制,明確責任清單,持續深化“查處一案、警示一片、規范一域”,推動形成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執法聯動的共治格局。
寧波高新區:開展電動自行車全鏈條專項整治
近日,寧波市市場監管局高新區分局協同區電動自行車全鏈條整治工作專班各成員單位,聯合對轄區電動自行車銷售、維修環節開展專項整治,重點對電動自行車銷售門店、維修點及集中停放點進行排查,嚴查銷售無合格證、非法改裝、拼裝或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行為,并檢查電池、充電器等配件產品質量及進貨臺賬,杜絕劣質產品流入市場。同時,排查違規停放充電、占用消防通道等安全隱患。此次整治共檢查經營主體26家,發現并整改問題3個。
海寧:出臺電動自行車銷售門店合規指引
日前,海寧市制定發布嘉興市首個《電動自行車銷售門店合規指引》(以下簡稱《指引》),用制度創新推動電動自行車銷售單位健康有序發展。《指引》聚焦電動自行車銷售、維修環節高頻易發違法行為,對銷售單位需要關注的質量風險點、需要履行的責任義務等方面,進行詳細的指導提示,幫助銷售單位合法合規經營。《指引》還系統梳理了涉及電動自行車銷售的相關法律法規,嚴明法律紅線,進一步強化震懾效果,壓實主體責任。《指引》的發布將進一步增強全市電動自行車銷售單位的合規意識,引導經營主體合規誠信經營,提升電動自行車質量管理水平。
桐鄉:推進電動自行車集中充停場所建設
為整治充電收費亂象,桐鄉市市場監管局嚴格落實省級整治行動要求,持續多措并舉推進電動自行車充電收費規范管理。該局全面摸排全市203個住宅小區充電設施運營情況,通過試點示范、政策宣講等方式推動價費分離及明碼標價,壓實物業主體責任。截至3月底,執法人員累計核查203個小區,重點督導收費公示及合理設置價格等行為。78個小區已完成整改,執法人員對72個未達標小區實施“點對點”限期整改。目前,群眾充電負擔有效降低,消費透明度顯著提升。
- 北京智能餐飲經營許可備案超300個點位(2025-05-09)
- 安徽宣城“三辦三新”賦能“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2025-05-09)
- 寧夏開展信用修復服務 激發經營主體活力(2025-05-09)
- 廣西北海首批“八桂食安”機器人志愿者上崗(2025-05-09)
- 以知識產權強區建設推動“四鏈融合”福州高新區突出知識產權示范引領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