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東建立可視化“紀檢+監管+企評”數字管理系統
記者從天津市河東區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圍繞“智慧驅動監管創新 信用賦能高質量發展”核心目標,目前已順利運行天津市首個跨領域市場監管智慧平臺,與該區政務服務辦共同建立可視化“紀檢﹢監管﹢企評”數字管理系統。
據了解,河東區市場監管局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為重點,創新推出“年報﹢總部”服務模式,在天津市首先上線AI智能助手“直沽藍”。同時,該局以市場監管智慧平臺為依托,精準企業“信用畫像”,建成投訴舉報“智能云呼叫”中心,以跨年度判例指引執法辦案,用智慧賦能政務服務,用法治護航區域經濟發展。
“我局聚焦大型連鎖企業分支機構年報堵點,通過技術賦能與流程優化,創新推出連鎖企業分支機構集中年報,逐步實現總部企業年報統一查詢、集中填報、一鍵上傳等功能。”據河東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區3家食品領域、2家藥品領域總部企業陸續開始新填報模式,集中年報舉措得到了企業的廣泛認可。此外,該局聯合相關企業及部門優化天津市首個企業數據填報“一件事”AI智能助手“直沽藍”,實現數據填報24小時一站式咨詢服務。自上線以來,“直沽藍”已服務百余個用戶,解答問題千余個。
“市場監管智慧平臺打通了市場監管、稅務、醫保、社保等多部門數據壁壘,整合7萬余戶經營主體信息,構建起覆蓋食品、藥品等重點領域的全景數據庫。”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已接入餐飲、藥店、社區醫院等996路視頻監控,運用AI技術實時抓拍食品領域7類違規行為,累計預警1.2萬余次。2024年,該平臺1.0版本全面建成,今年將持續升級建設2.0版本,拓展更多應用場景。
為解決基層干部數量不足的問題,該局建立投訴舉報“智能云呼叫”中心,實現智能外呼、主動告知、任務執行跟蹤、投訴舉報人員統計等功能,通過對工單類型科學化分類,自動定時規范回復,今年一季度投訴舉報告知效率及程序合規程度提升60%。
據河東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統計,市場監管智慧平臺將2020年至今的11萬余條行政處罰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實時共享,讓基層干部在案件定性、裁量階次、風險規避等各個方面有據可循,致力于實現“類案同罰”。
記者從天津市河東區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圍繞“智慧驅動監管創新 信用賦能高質量發展”核心目標,目前已順利運行天津市首個跨領域市場監管智慧平臺,與該區政務服務辦共同建立可視化“紀檢﹢監管﹢企評”數字管理系統。
據了解,河東區市場監管局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為重點,創新推出“年報﹢總部”服務模式,在天津市首先上線AI智能助手“直沽藍”。同時,該局以市場監管智慧平臺為依托,精準企業“信用畫像”,建成投訴舉報“智能云呼叫”中心,以跨年度判例指引執法辦案,用智慧賦能政務服務,用法治護航區域經濟發展。
“我局聚焦大型連鎖企業分支機構年報堵點,通過技術賦能與流程優化,創新推出連鎖企業分支機構集中年報,逐步實現總部企業年報統一查詢、集中填報、一鍵上傳等功能。”據河東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區3家食品領域、2家藥品領域總部企業陸續開始新填報模式,集中年報舉措得到了企業的廣泛認可。此外,該局聯合相關企業及部門優化天津市首個企業數據填報“一件事”AI智能助手“直沽藍”,實現數據填報24小時一站式咨詢服務。自上線以來,“直沽藍”已服務百余個用戶,解答問題千余個。
“市場監管智慧平臺打通了市場監管、稅務、醫保、社保等多部門數據壁壘,整合7萬余戶經營主體信息,構建起覆蓋食品、藥品等重點領域的全景數據庫。”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已接入餐飲、藥店、社區醫院等996路視頻監控,運用AI技術實時抓拍食品領域7類違規行為,累計預警1.2萬余次。2024年,該平臺1.0版本全面建成,今年將持續升級建設2.0版本,拓展更多應用場景。
為解決基層干部數量不足的問題,該局建立投訴舉報“智能云呼叫”中心,實現智能外呼、主動告知、任務執行跟蹤、投訴舉報人員統計等功能,通過對工單類型科學化分類,自動定時規范回復,今年一季度投訴舉報告知效率及程序合規程度提升60%。
據河東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統計,市場監管智慧平臺將2020年至今的11萬余條行政處罰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實時共享,讓基層干部在案件定性、裁量階次、風險規避等各個方面有據可循,致力于實現“類案同罰”。
- 北京智能餐飲經營許可備案超300個點位(2025-05-09)
- 安徽宣城“三辦三新”賦能“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2025-05-09)
- 寧夏開展信用修復服務 激發經營主體活力(2025-05-09)
- 廣西北海首批“八桂食安”機器人志愿者上崗(2025-05-09)
- 以知識產權強區建設推動“四鏈融合”福州高新區突出知識產權示范引領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