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工作動態

北侖檢驗檢疫局助推大物流建設紀實

2010年05月18日 00:00????信息來源:http://www.aqsiq.gov.cn/ztlm/zlts/

浙江寧波,國務院重點規劃的全國九大物流區域之一———長三角物流區域的中心城市之一,全國21個物流節點城市之一,依托全球貨物吞吐量第一、集裝箱吞吐量前八的寧波-舟山港的優越自然條件,正努力構筑大口岸、大通關、大流通、大輻射的大物流體系,向全國性物流樞紐和亞太地區重要物流中心發展目標一步步邁進;寧波北侖,毗鄰寧波港主體港區,作為浙江開發開放的橋頭堡,擁有保稅港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榭開發區等5個國家級開發區,具有非常優越的地理優勢、功能優勢和先行優勢,汽車、造紙、能源、原材料等臨港產業蓬勃發展,近500家與物流有關的倉儲、貨代、船代、外貿企業集聚北侖,一個以北侖區域為中心,涵蓋長三角南翼的現代國際物流園區呼之欲出。作為駐守北侖口岸一線的涉外經濟執法服務部門,如何提速、提質、提能級,將推動現代大物流建設與質量大提升建設緊密結合,確保大物流既順暢又安全,如何在服務口岸物流做大做強的同時夯實檢驗檢疫事業發展的基礎,北侖檢驗檢疫局一直努力思考和實踐著……

找準服務需求

一份調研報告促成汽車滾裝碼頭建成

2010年2月22日下午2時,北侖多用途碼頭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北侖區政府主要負責人,檢驗檢疫、海關、邊檢、海事、港務等口岸單位負責人及浙、甬各大新聞媒體記者齊聚現場,共同見證一個重要時刻的到來———巴拿馬籍滾裝汽車運輸貨輪“南方快航”號將停泊多用途碼頭,533輛吉利汽車首次在寧波口岸通過滾裝方式駛出國門,這也是寧波港首次開展滾裝運輸業務。看到這一切,北侖檢驗檢疫人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009年,北侖檢驗檢疫局(以下簡稱北侖局)組織開展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走訪調研重點企業活動。在走訪調研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年出口兩萬多輛、價值1.4億美元的吉利汽車北侖生產基地,卻有近一半數量的汽車選擇從上海口岸出口。家門口就是洋洋東方大港,為什么要舍近求遠繞道出境呢?

意識敏銳的北侖檢驗檢疫人覺得這里面一定大有文章,對企業、對港口的發展都十分不利,于是他們立即著手調研。局領導親自帶隊,多次深入企業現場,初步弄清了事情的主要原委:吉利的許多客戶明確要求采用滾輪運輸,以便接卸,而當前我國港口滾輪運輸業務主要在上海等國家指定汽車進口口岸開展,而且只有國外船公司擁有滾裝船,寧波港還沒有滾裝船碼頭,只有集裝箱運輸方式,企業被迫選擇繞道上海出口,為此企業除了物流周期將增加1~2天外,還要多支付每輛400元的物流成本,此外長途運輸還可能帶來一系列不可預知的風險。

寧波檢驗檢疫局局長山巍、副局長李忠榜對該問題十分重視,指示要結合寧波港發展前景再進行深入調研,將結果向地方黨委政府匯報。經過反復溝通、數易其稿,一份《寧波港三項不足致吉利汽車繞道上海口岸出境值得關注》的專題調研報告擺在了浙江省及寧波市黨委政府領導的案頭。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寧波市市長毛光烈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交通、港務部門抓緊落實,盡快解決吉利出口物流難題。

“滾裝船碼頭落成后,我們將告別繞道上海出口的歷史,汽車從出廠到港口的運輸距離由200多公里縮短為不到2公里,而且相比集裝箱運輸方式,滾裝運輸價格低廉,我們每年可節省各類物流成本近千萬元,這對吉利2015年產銷200萬輛,100萬輛出口海外市場的戰略規劃實施,有著非常明顯的推動作用”,吉利副總經理李偉平這樣描述在家門口就近出口的好處。北侖區區長華偉也在第一時間向北侖局致電表示感謝:“這是國檢系統支持企業積極應對金融危機的有力舉措,必將推動地方經濟由逆勢上行向乘勢快進發展。”

滾裝船碼頭的建成在惠及企業的同時,更對港口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從寧波港長遠發展的角度來說,相對于短期內獲取經濟利潤而言,我們更關注港口功能的拓展,這是寧波港由‘大港’向‘強港’邁進的必由之路”,寧波港集團總經濟師童孟達在近日召開的一個講座上這樣表示,“滾裝船碼頭的落成將進一步提升寧波港的輻射力和集聚力”。

4月5日,吉利第二批760輛整車由寧波口岸滾裝運輸出口,此次出口的車輛除了北侖基地外,還包括吉利在臺州、上海和湘潭3個基地生產的汽車,這也是浙江省外整車首次通過寧波港滾裝出口。據悉,浙江金華的青年客車也考慮在寧波港滾裝出口,滾裝出口業務將從小汽車向客車方向拓展,寧波港汽車出口的規模效應正在逐步形成,這為寧波口岸轉型發展,力爭成為國內下一個汽車整車進口口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實施科學監管

一個新思路破解新型物流發展瓶頸

2010年3月,《寧波出口配送商品檢驗監管辦法(試行)》正式出臺,于4月1日起開始施行,并在中國最大的文具企業———貝發集團進行試點,目前已經完成了企業的準入考核和整改落實工作,連接CIQ系統和企業ERP系統的軟件正順利開發中,困擾檢驗檢疫科學監管、困擾新型出口配送物流模式發展的一個難題將迎刃而解。

貝發集團,年產書寫工具約17億支,占全球總產量的4%以上,年產能居全球前三強,年營業收入居全球前十強,規模、產值、出口額、全球市場占有率連續10余年穩居國內第一,先后被指定為APEC會議用筆、北京奧運會文具獨家供應商、上海世博會紀念筆生產商,是地方政府和檢驗檢疫重點扶持發展的龍頭企業。北侖局在調研中發現,目前該公司正逐步調整經營戰略,引入“市場采購+組合包裝+出口配送”的新模式,在市場采購部分文具產品,然后根據顧客需要進行組合包裝,最終以組合套裝的形式分送給客戶。該模式將經營范圍延伸至物流環節,企業將在物流環節中獲得數倍于生產環節的利潤,而且組合包裝形式自由靈活,終端產品日益多樣化,可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非常受國外客戶的青睞。但問題接踵而至,如何進行有效的檢驗監管?按照常規做法,企業要由供應商或生產商提供換證憑單和檢驗證書,以便在口岸換取出境通關單,但由于采購數量多、采購點分散等原因,企業大多無法獲取此類證單,即便獲取了換證憑單,也存在著核銷次數和時效限制等一系列問題。

北侖局在接下去的調研中發現,此類出口配送模式并非個例,如吉利汽車的出口零配件大多由市場采購,寧波市和北侖區也正大力推進高端出口配送模式發展,作為全市6大交通物流基地、3大物流園區之一的現代國際物流園區正加速建設之中,計劃引入15家高端物流企業,實現年經營收入35億元,目前安博、普洛斯、中外運等國內外物流行業龍頭企業均已入駐園區,園區將成為浙江乃至華東地區最有影響力的現代國際物流中心之一。新型物流模式大潮洶涌而來,對外貿易便利化迫切需要與新型物流模式相適應的檢驗監管政策。

“新型物流代表外貿發展的新動向和新趨勢,值得我們高度關注和認真研究,要突破已有的條條框框,要創新”,寧波檢驗檢疫局局長山巍做出了明確指示。寧波檢驗檢疫局副局長李忠榜親自牽頭法綜、通關、認證監管等職能部門和北侖局,抽調業務專家組建工作組,開展新型物流模式監管專項攻關。經過深入調研論證,工作組從前、中、后三個環節入手,提出了“源頭監管、進庫申報、定期監督、出庫核銷”的監管思路,并最終擬定了監管辦法,該辦法有效解決了企業申報難的問題,掃除了新型物流的發展障礙。

“我們將按照寧波檢驗檢疫局的統一部署,抓緊做好新模式在貝發的試點應用工作,注意總結好成功經驗,同時積極關注區域出口配送物流發展動態,并及時將試點成功經驗移植到其他出口配送企業和現代國際物流園區監管上,努力做到‘管得住、放得快’,不斷優化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政策環境,服務區域物流產業做大做強”,北侖局局長魯國苗這樣表示。

夯實基礎保障

三大信息化系統提速口岸大通關建設

作為寧波港主體港區的檢驗檢疫監管機構,北侖局每年監管出入境集裝箱達600多萬標箱,特別是每年3萬多批次的進口廢物原料等敏感貨物,監管工作任務重、要求高;同時寧波港正逐步從工業港向貿易港轉型,港口服務價值鏈的延伸亟須物流速率的大幅提升。打鐵還需自身硬,信息化等基礎支撐體系建設自然必不可少,2004年該局在全國檢驗檢疫系統率先推行電子監管,取得了豐碩成果。近年來,該局順應口岸大物流發展的需要,以“監管有效、物流便利”為原則,引入“物流監管”的新思路,積極改變原來只重視貨物、集裝箱、船舶等實體查驗工作的做法,拓寬監管視野,將監管理念由“物”向“流”轉變,不斷強化對“上至物流源頭、貨物流向,下至放行控制”的整個貨物流程的宏觀監管工作。按照這一思路,該局相繼研發了進口集裝箱電子放行系統、外堆場物流監管系統、衛生處理前置系統等配套的信息化系統。在信息化建設的探索過程中,該局深感強化口岸監管服務,必須走“聯合部門”的道路,借三大信息化系統被納入寧波檢港信息化合作范疇的東風,該局積極參與推動檢港協作,不斷深化口岸大通關建設。

“無縫隙監管”是檢港信息化合作的基本立足點。進口集裝箱電子放行系統通過建立與港區EDI的鏈接,綜合分析港區卡口放行、轉堆場查驗、轉碼頭放行等三種情況,通過向港區發送電子放行指令、接受放行信息反饋、適時進行信息比對,牢牢把住港區閘口放行節點,實現了對進口集裝箱貨物監管的全面覆蓋,既強化了對集裝箱貨物的監管,更強化了港區對檢驗檢疫工作的配合意識,進一步深化了“進口全申報”工作機制,實現了檢驗檢疫對進口集裝箱貨物的閉環監管。

依托外堆場物流監管系統,在外堆場建立與港區對接的物流監管信息鏈,從而將檢驗檢疫監管鏈條從港區延伸至外堆場。該系統以電子查驗功能為依托,抓住關鍵物流節點,可實現相關查驗數據和圖像視頻的即時獲取、長期保存,對進場、查驗、留驗、放行等關鍵信息實施重點跟蹤,可實現對貨物“碼頭卸貨———港區卡口放行———轉外堆場———外堆場放行”貨物流程“一條龍”式的監管、掌控,促進檢驗檢疫工作逐步完成從微觀查驗向宏觀監管的深刻轉型。

“減負增效”是檢港信息化合作的另一大原則。在前兩年成功試點進口廢物原料衛生處理前置的基礎上,該局研發了與之配套的衛生處理前置系統,該系統通過與港區EDI中心的聯合,通過設置檢疫核心判定規則,可提前對入境貨物是否需要實施衛生處理作出判定,并加貼電子物流標識,貨物在卸船環節即可進行有效分流,需要衛生處理的貨物直接進入24小時衛生處理通道,從而減少了貨物在港區堆場的滯留時間,極大地擴充了港區物流周轉容量,同時也為企業節省了移箱、轉棧費用,檢驗檢疫周期可至少縮短2天,企業運營成本可節省約150元/標箱。目前,該系統除了在進口廢物原料業務中推廣應用外,還在一般貨物監管中投入試運行。今年一季度近8000批次廢物原料接受了衛生處理前置,實現了監管效率與口岸物流速率的“雙提升”,這也為今后逐步推行入境集裝箱貨物“提前查驗”模式奠定了信息化基礎。

物流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的血脈,直接關系著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率。立足大口岸一線,北侖檢驗檢疫局將繼續發揚“敢為人先、爭創一流”的工作理念,不斷探索創新,進一步提升質量安全監管水平和對外貿易便利化水平,為大物流平穩健康發展不斷增添動力!


久久精品女人热,久久最新金品视频免费播放,欧美国产主播在线,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本一本之道之视频在线不卡 | 日本女优天堂网页 |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69式 | 在线极品欧美aⅴ | 亚洲综合图区天堂在线 | 这里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