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鄉大蒜踏上金色出口路
世界大蒜看中國,中國大蒜看金鄉。山東金鄉是馳名中外的“大蒜之鄉”,常年種植大蒜70萬畝以上,年產80多萬噸。金鄉大蒜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的需求,并且經過粗、深加工,遠渡重洋、暢銷世界各地。
本期主打
怎樣讓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食用到健康安全的大蒜產品,關系重大。近年來,濟寧檢驗檢疫局為保證金鄉大蒜出口貿易事業的蓬勃發展,緊緊圍繞“管理無盲區、投入無違禁、產品無公害、出口無隱患”的“四無目標”,創新工作思路,大力推進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打造了濟寧農產品質量安全品牌,擴大了出口。
示范區建設提高質量
把好源頭關,才能保證金鄉大蒜出口貿易事業的蓬勃發展。示范區建設無疑是保證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最好的方式。濟寧檢驗檢疫局緊緊圍繞“管理無盲區、投入無違禁、產品無公害、出口無隱患”的“四無目標”,創新工作思路,強化工作措施,大力推進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通過兩年的努力,建立了示范區建設政府部門協調機制、政策法規控制機制、農業化學投入品控制機制、質量安全追溯控制機制、監控預警糾偏及評估機制、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示范區管理體系建設宣傳與培訓機制等。
該局根據金鄉地區的實際及產品特點制定了《濟寧檢驗檢疫局關于促進金鄉縣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建設的八項措施》,并聯合金鄉縣政府出臺了《關于實行出口農產品原產地證明制度的意見》,在金鄉縣全面實施了出口農產品原產地證明制度,從政策上進一步加大了對出口企業的支持力度。
在示范區的建設中,濟寧檢驗檢疫局創新思路,積極探索新模式,將出口蔬菜基地備案管理有效地融入到示范區建設之中,凡是生產檔案完善、管理達標的基地都可以申請備案,獲得備案的基地在區域化管理辦公室監管的基礎上檢驗檢疫放行時,減少檢驗檢疫抽批和農藥殘留監控頻率,此舉有效地激發了企業建基地和參與區域化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兩者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管理更加規范、有效。目前,金鄉縣已完成農產品區域化生產基地備案163個、76萬畝。許多出口企業紛紛感慨:“示范區建設對我們企業的幫助太大了,基地管理便利了,產品質量提升了,出口也更順暢了。”
全方位服務加速通關
一直以來,濟寧檢驗檢疫局始終堅持處理好把關與服務的關系,在農產品出口工作中不斷創新監管模式,提高驗放效率,促進本地區農產品的出口。
日本市場向來以準入門檻高而著稱,大蒜出口到日本要通過293項農藥殘留檢測。濟寧地區有12家輸日大蒜加工企業,其中金鄉縣宏昌果菜有限公司是一家對日出口的大型企業,對日年出口量達到5000噸。濟寧檢驗檢疫局結合自身實際,及時采取了“規范與扶持”相結合的措施,加強管理,從12家輸日企業中嚴格篩選出6家優秀企業面向日本市場,本年度對日出口大蒜已達到2.1萬噸,同比增長101%。
印度尼西亞是中國大蒜出口的最大市場,每年可達20萬噸。2009年印度尼西亞規定對來自中國的大蒜批批進行多項農藥殘留、重金屬和疫情檢測。此舉勢必大量增加大蒜出口成本和入境通關時間,造成印度尼西亞市場全面萎縮。針對這一情況,濟寧檢驗檢疫局積極鼓勵企業進行交涉,并建議企業邀請印度尼西亞官方進行考察。當年7月28日至30日印度尼西亞農業部一行對金鄉大蒜種植、生產加工和檢驗檢疫程序等進行了考察和交流,并圍繞大蒜檢疫與中方專家進行深入交流,對檢驗檢疫機構的管理和控制能力給予高度評價,當場表示建議取消對中國大蒜的加嚴管理措施。
此外,濟寧檢驗檢疫局本著“以質取勝”的原則,制定以“風險分析”為基礎的放行管理機制,大力推行企業分類管理,近兩年連續制定實施了《濟寧檢驗檢疫局出口大蒜洋蔥檢驗檢疫分類管理方案》、《關于對出口保鮮菜實施新的檢驗檢疫模式的通知》及《關于加強散裝貨物及集裝箱貨物運輸管理的通知》,通過規范企業行為,提高企業誠信守法意識,結合風險分析、安全監控和監裝管理等措施,提高企業分類管理水平,縮短了檢驗檢疫周期,大大提高了企業的通關效率。
開展認證塑地域品牌
為發揮龍頭企業的影響和帶動作用,濟寧檢驗檢疫局在政策上、技術上、信息上對優秀企業予以重點幫助和扶持。指派專人指導骨干企業建立科學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幫助企業通過了有機認證、HACCP認證、ISO9000認證等。通過扶持骨干企業的認證活動,一方面提升了企業的管理水平,壯大了企業和品牌實力;另一方面,對企業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早在2002年,在濟寧檢驗檢疫局的提議和指導下,金鄉大蒜便著手開展地理標志認證工作。2003年1月,獲得國家質檢總局的批準實施地理標志保護。為宣傳好“金鄉大蒜”品牌,濟寧檢驗檢疫局與大蒜出口企業開展了“塑地域品牌,樹整體形象”的宣傳和營銷活動。主要采取在簽訂外貿合同中約定大蒜的原產地,在出口大蒜包裝嘜頭上標注原產地認證和出口大蒜植物檢疫證書產地欄中直接注明“中國金鄉”等方式,在各種銷售活動中大打“地理標志產品”牌,在市場中逐步確立了金鄉大蒜優質和正宗的產品地位,迅速占領和鞏固了國內外市場。
源頭把關促大蒜出口
針對國外日趨嚴格的技術性貿易措施,濟寧檢驗檢疫局積極做好大蒜種植基地疫病本底的調查摸底工作,了解和掌握了當地常見病蟲害的種類和生長繁殖規律,在此基礎上制定監控方案,重在預防和控制;加強源頭控制,普及大蒜疫病預防和控制知識,加強種蒜、儲蒜、田間防治,最大限度地降低疫病疫情的發生幾率;組織專家加強科技攻關,先后進行了“大蒜疫情發生規律及綜合治理研究”和“大蒜黑頭病發生規律及綜合治理技術研究”科研項目的實施鑒定,并達到了良好成效,兩個項目均獲得山東檢驗檢疫系統科技進步獎;積極籌建植物疫病實驗室,以滿足大蒜疫病監測的需要。
此外,濟寧檢驗檢疫局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籌建了植物檢疫實驗室,針對國外對大蒜的檢疫要求已陸續開展了60余項檢疫項目,特別是針對印度尼西亞、巴西等進口國的檢疫要求迅速開展檢測。目前,該實驗室檢測能力已滿足了出口量和出口企業要求,極大地促進了大蒜的出口。
鏈 接>>
山東省濟寧市三龍經貿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大型出口企業,該公司出口的金鄉大蒜走俏國際市場,原產地標志已成為其產品走向國際市場的“護照”。有了原產地標志后,不僅產品的質量有了保證,檔次有了提高,也擴大了企業的知名度,出口數量逐年遞增。2007年該公司出口歐盟大蒜為6500噸,2008年出口達7200噸,2009年出口達到8000噸。
世界大蒜看中國,中國大蒜看金鄉。山東金鄉是馳名中外的“大蒜之鄉”,常年種植大蒜70萬畝以上,年產80多萬噸。金鄉大蒜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的需求,并且經過粗、深加工,遠渡重洋、暢銷世界各地。
本期主打
怎樣讓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食用到健康安全的大蒜產品,關系重大。近年來,濟寧檢驗檢疫局為保證金鄉大蒜出口貿易事業的蓬勃發展,緊緊圍繞“管理無盲區、投入無違禁、產品無公害、出口無隱患”的“四無目標”,創新工作思路,大力推進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打造了濟寧農產品質量安全品牌,擴大了出口。
示范區建設提高質量
把好源頭關,才能保證金鄉大蒜出口貿易事業的蓬勃發展。示范區建設無疑是保證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最好的方式。濟寧檢驗檢疫局緊緊圍繞“管理無盲區、投入無違禁、產品無公害、出口無隱患”的“四無目標”,創新工作思路,強化工作措施,大力推進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通過兩年的努力,建立了示范區建設政府部門協調機制、政策法規控制機制、農業化學投入品控制機制、質量安全追溯控制機制、監控預警糾偏及評估機制、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示范區管理體系建設宣傳與培訓機制等。
該局根據金鄉地區的實際及產品特點制定了《濟寧檢驗檢疫局關于促進金鄉縣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建設的八項措施》,并聯合金鄉縣政府出臺了《關于實行出口農產品原產地證明制度的意見》,在金鄉縣全面實施了出口農產品原產地證明制度,從政策上進一步加大了對出口企業的支持力度。
在示范區的建設中,濟寧檢驗檢疫局創新思路,積極探索新模式,將出口蔬菜基地備案管理有效地融入到示范區建設之中,凡是生產檔案完善、管理達標的基地都可以申請備案,獲得備案的基地在區域化管理辦公室監管的基礎上檢驗檢疫放行時,減少檢驗檢疫抽批和農藥殘留監控頻率,此舉有效地激發了企業建基地和參與區域化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兩者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管理更加規范、有效。目前,金鄉縣已完成農產品區域化生產基地備案163個、76萬畝。許多出口企業紛紛感慨:“示范區建設對我們企業的幫助太大了,基地管理便利了,產品質量提升了,出口也更順暢了。”
全方位服務加速通關
一直以來,濟寧檢驗檢疫局始終堅持處理好把關與服務的關系,在農產品出口工作中不斷創新監管模式,提高驗放效率,促進本地區農產品的出口。
日本市場向來以準入門檻高而著稱,大蒜出口到日本要通過293項農藥殘留檢測。濟寧地區有12家輸日大蒜加工企業,其中金鄉縣宏昌果菜有限公司是一家對日出口的大型企業,對日年出口量達到5000噸。濟寧檢驗檢疫局結合自身實際,及時采取了“規范與扶持”相結合的措施,加強管理,從12家輸日企業中嚴格篩選出6家優秀企業面向日本市場,本年度對日出口大蒜已達到2.1萬噸,同比增長101%。
印度尼西亞是中國大蒜出口的最大市場,每年可達20萬噸。2009年印度尼西亞規定對來自中國的大蒜批批進行多項農藥殘留、重金屬和疫情檢測。此舉勢必大量增加大蒜出口成本和入境通關時間,造成印度尼西亞市場全面萎縮。針對這一情況,濟寧檢驗檢疫局積極鼓勵企業進行交涉,并建議企業邀請印度尼西亞官方進行考察。當年7月28日至30日印度尼西亞農業部一行對金鄉大蒜種植、生產加工和檢驗檢疫程序等進行了考察和交流,并圍繞大蒜檢疫與中方專家進行深入交流,對檢驗檢疫機構的管理和控制能力給予高度評價,當場表示建議取消對中國大蒜的加嚴管理措施。
此外,濟寧檢驗檢疫局本著“以質取勝”的原則,制定以“風險分析”為基礎的放行管理機制,大力推行企業分類管理,近兩年連續制定實施了《濟寧檢驗檢疫局出口大蒜洋蔥檢驗檢疫分類管理方案》、《關于對出口保鮮菜實施新的檢驗檢疫模式的通知》及《關于加強散裝貨物及集裝箱貨物運輸管理的通知》,通過規范企業行為,提高企業誠信守法意識,結合風險分析、安全監控和監裝管理等措施,提高企業分類管理水平,縮短了檢驗檢疫周期,大大提高了企業的通關效率。
開展認證塑地域品牌
為發揮龍頭企業的影響和帶動作用,濟寧檢驗檢疫局在政策上、技術上、信息上對優秀企業予以重點幫助和扶持。指派專人指導骨干企業建立科學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幫助企業通過了有機認證、HACCP認證、ISO9000認證等。通過扶持骨干企業的認證活動,一方面提升了企業的管理水平,壯大了企業和品牌實力;另一方面,對企業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早在2002年,在濟寧檢驗檢疫局的提議和指導下,金鄉大蒜便著手開展地理標志認證工作。2003年1月,獲得國家質檢總局的批準實施地理標志保護。為宣傳好“金鄉大蒜”品牌,濟寧檢驗檢疫局與大蒜出口企業開展了“塑地域品牌,樹整體形象”的宣傳和營銷活動。主要采取在簽訂外貿合同中約定大蒜的原產地,在出口大蒜包裝嘜頭上標注原產地認證和出口大蒜植物檢疫證書產地欄中直接注明“中國金鄉”等方式,在各種銷售活動中大打“地理標志產品”牌,在市場中逐步確立了金鄉大蒜優質和正宗的產品地位,迅速占領和鞏固了國內外市場。
源頭把關促大蒜出口
針對國外日趨嚴格的技術性貿易措施,濟寧檢驗檢疫局積極做好大蒜種植基地疫病本底的調查摸底工作,了解和掌握了當地常見病蟲害的種類和生長繁殖規律,在此基礎上制定監控方案,重在預防和控制;加強源頭控制,普及大蒜疫病預防和控制知識,加強種蒜、儲蒜、田間防治,最大限度地降低疫病疫情的發生幾率;組織專家加強科技攻關,先后進行了“大蒜疫情發生規律及綜合治理研究”和“大蒜黑頭病發生規律及綜合治理技術研究”科研項目的實施鑒定,并達到了良好成效,兩個項目均獲得山東檢驗檢疫系統科技進步獎;積極籌建植物疫病實驗室,以滿足大蒜疫病監測的需要。
此外,濟寧檢驗檢疫局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籌建了植物檢疫實驗室,針對國外對大蒜的檢疫要求已陸續開展了60余項檢疫項目,特別是針對印度尼西亞、巴西等進口國的檢疫要求迅速開展檢測。目前,該實驗室檢測能力已滿足了出口量和出口企業要求,極大地促進了大蒜的出口。
鏈 接>>
山東省濟寧市三龍經貿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大型出口企業,該公司出口的金鄉大蒜走俏國際市場,原產地標志已成為其產品走向國際市場的“護照”。有了原產地標志后,不僅產品的質量有了保證,檔次有了提高,也擴大了企業的知名度,出口數量逐年遞增。2007年該公司出口歐盟大蒜為6500噸,2008年出口達7200噸,2009年出口達到8000噸。
- 質檢總局:嚴厲打擊添加非食用物質違法行為(2011-02-18)
- 全國質檢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提出要求 統一認識 狠抓落實 努力取得反腐倡廉建設新…(2011-02-17)
- “以人為本”做好黨風廉政工作(2011-02-17)
- 質檢總局春節系列“生活提示”之七——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專家介紹湯圓元宵選購常識(2011-02-16)
- 一手抓業務 一手抓隊伍(201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