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多措并舉提升食品生產安全監管水平
今年以來,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多措并舉加強食品生產安全監管工作,目前在提升監督檢查質效、防范化解風險隱患等方面取得較好成效。
今年3月,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印發通知,在該省食品生產企業和食品行業協會、檢驗機構、高校、科研院所等社會組織中廣泛設立食品生產安全風險哨點,確定信息員,隨時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反映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或有關線索信息。市場監管部門收到風險信息后,及時進行分析研判,采取整治措施,形成“接收、整治、結果”閉環。
針對重點整治和風險隱患排查工作,該局制定印發了2025年度食品生產安全風險隱患清單、重點產品整治計劃和重點整治區域名單,將17個食品品種、73個地區納入重點整治,組織各地根據監督檢查、抽檢監測、網絡監測、投訴舉報、案件查處等監管信息,持續深入查找本地食品生產風險隱患,動態補充完善風險隱患清單。同時指導各地發揮監督檢查、抽檢監測和執法稽查等監管合力,制定有針對性的監管方案,組織開展整治活動。
該局今年還組織各地對連續抽檢不合格和重點指標抽檢不合格的企業建立工作臺賬,對整改工作實行跟蹤對賬,督促企業認真開展專項自查和針對性整改,并將整改舉措形成制度性管控措施。調高建賬企業風險等級,加強監督檢查和跟蹤抽樣檢驗,在監督檢查中對企業的出廠檢驗和“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市場監管部門根據整改情況進行對賬銷號,如再次不合格,將重新開始整改工作。
安徽省市場監管部門還創新豐富“食品生產幫扶特派員”等工作載體,常態化推進食品生產企業和小作坊規范提升工作,持續開展“一市一品”質量安全提升行動。安徽省市場監管局近日啟動第二批百家“食安名坊”培育行動,對符合條件且自愿申請成為培育對象的食品小作坊,按照“培育為先,好中選優”的原則,“一坊一策”制定培育方案,采取集中培訓、現場指導、資金獎補等多種形式,指導完善生產條件、優化生產工藝、規范生產管理。目前經過書面評審、現場評審、社會公示后,確定100家“食安名坊”并發放證書。同時,加強跟蹤監管,根據“食安名坊”生產經營狀況實行動態調整。
今年以來,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多措并舉加強食品生產安全監管工作,目前在提升監督檢查質效、防范化解風險隱患等方面取得較好成效。
今年3月,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印發通知,在該省食品生產企業和食品行業協會、檢驗機構、高校、科研院所等社會組織中廣泛設立食品生產安全風險哨點,確定信息員,隨時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反映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或有關線索信息。市場監管部門收到風險信息后,及時進行分析研判,采取整治措施,形成“接收、整治、結果”閉環。
針對重點整治和風險隱患排查工作,該局制定印發了2025年度食品生產安全風險隱患清單、重點產品整治計劃和重點整治區域名單,將17個食品品種、73個地區納入重點整治,組織各地根據監督檢查、抽檢監測、網絡監測、投訴舉報、案件查處等監管信息,持續深入查找本地食品生產風險隱患,動態補充完善風險隱患清單。同時指導各地發揮監督檢查、抽檢監測和執法稽查等監管合力,制定有針對性的監管方案,組織開展整治活動。
該局今年還組織各地對連續抽檢不合格和重點指標抽檢不合格的企業建立工作臺賬,對整改工作實行跟蹤對賬,督促企業認真開展專項自查和針對性整改,并將整改舉措形成制度性管控措施。調高建賬企業風險等級,加強監督檢查和跟蹤抽樣檢驗,在監督檢查中對企業的出廠檢驗和“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市場監管部門根據整改情況進行對賬銷號,如再次不合格,將重新開始整改工作。
安徽省市場監管部門還創新豐富“食品生產幫扶特派員”等工作載體,常態化推進食品生產企業和小作坊規范提升工作,持續開展“一市一品”質量安全提升行動。安徽省市場監管局近日啟動第二批百家“食安名坊”培育行動,對符合條件且自愿申請成為培育對象的食品小作坊,按照“培育為先,好中選優”的原則,“一坊一策”制定培育方案,采取集中培訓、現場指導、資金獎補等多種形式,指導完善生產條件、優化生產工藝、規范生產管理。目前經過書面評審、現場評審、社會公示后,確定100家“食安名坊”并發放證書。同時,加強跟蹤監管,根據“食安名坊”生產經營狀況實行動態調整。
- 北京智能餐飲經營許可備案超300個點位(2025-05-09)
- 安徽宣城“三辦三新”賦能“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2025-05-09)
- 寧夏開展信用修復服務 激發經營主體活力(2025-05-09)
- 廣西北海首批“八桂食安”機器人志愿者上崗(2025-05-09)
- 以知識產權強區建設推動“四鏈融合”福州高新區突出知識產權示范引領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