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智慧市場監管服務平臺上線
7月17日,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獲悉,廣西智慧市場監管服務平臺已于7月8日正式上線。
據悉,該平臺充分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構建覆蓋經營主體全生命周期、全業務鏈條的智慧監管體系,實現從“人海戰術”向“數據賦能”、從“事后處置”向“事前預警”、從“單一監管”向“多元共治”的跨越式發展。
“平臺是我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數字政府’建設和‘放管服’改革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廣西市場監管工作向‘智能化、精準化、協同化’轉型升級的核心載體。”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科技信息處處長傅志忠介紹。廣西智慧市場監管服務平臺按照“1+2+5+10+N”體系框架進行建設,構建了一個涵蓋所有硬件和基礎軟件平臺的綜合保障體系,打造面向企業、社會公眾和市場監管人員的兩個互聯互通的集約化系統。其中,“政務通”供市場監管人員辦公使用,“企業通”供企業和社會公眾使用。平臺設置有數據資源中心、大數據分析、智慧應用、數智大腦、專題板塊五大應用模塊,并按照“十個統一”標準對集成的32個業務系統進行科學分類,全面整合市場監管領域全量數據資源。平臺通過數據挖掘和分析,為精準監管提供有力支撐;打破數據壁壘,實現多業務協同,提升整體監管效能;實現業務系統全覆蓋、應用全貫通、數據全集中、標準全支撐;構建集中風險管控體系,切實提升動態監管、預測預警和社會服務等工作效率。
“只有不斷更新迭代、深度融合業務并持續引入新技術,才能更好地適應新時代市場監管工作對智慧監管提出的新要求。”傅志忠表示,“廣西智慧市場監管服務平臺的持續完善,離不開各業務部門的深度參與。”他提醒自治區各市市場監管局,盡快完善本市機構和人員信息,確認無誤后向自治區市場監管局提交申請,及時開通平臺數智化應用中心權限。
7月17日,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獲悉,廣西智慧市場監管服務平臺已于7月8日正式上線。
據悉,該平臺充分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構建覆蓋經營主體全生命周期、全業務鏈條的智慧監管體系,實現從“人海戰術”向“數據賦能”、從“事后處置”向“事前預警”、從“單一監管”向“多元共治”的跨越式發展。
“平臺是我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數字政府’建設和‘放管服’改革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廣西市場監管工作向‘智能化、精準化、協同化’轉型升級的核心載體。”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科技信息處處長傅志忠介紹。廣西智慧市場監管服務平臺按照“1+2+5+10+N”體系框架進行建設,構建了一個涵蓋所有硬件和基礎軟件平臺的綜合保障體系,打造面向企業、社會公眾和市場監管人員的兩個互聯互通的集約化系統。其中,“政務通”供市場監管人員辦公使用,“企業通”供企業和社會公眾使用。平臺設置有數據資源中心、大數據分析、智慧應用、數智大腦、專題板塊五大應用模塊,并按照“十個統一”標準對集成的32個業務系統進行科學分類,全面整合市場監管領域全量數據資源。平臺通過數據挖掘和分析,為精準監管提供有力支撐;打破數據壁壘,實現多業務協同,提升整體監管效能;實現業務系統全覆蓋、應用全貫通、數據全集中、標準全支撐;構建集中風險管控體系,切實提升動態監管、預測預警和社會服務等工作效率。
“只有不斷更新迭代、深度融合業務并持續引入新技術,才能更好地適應新時代市場監管工作對智慧監管提出的新要求。”傅志忠表示,“廣西智慧市場監管服務平臺的持續完善,離不開各業務部門的深度參與。”他提醒自治區各市市場監管局,盡快完善本市機構和人員信息,確認無誤后向自治區市場監管局提交申請,及時開通平臺數智化應用中心權限。
- 廣東開展電器附件新國標宣貫(2025-07-30)
- 北京市發布食品進貨查驗規范從源頭阻斷問題食品流入市場 (2025-07-30)
- 堂食與外賣“兩副面孔”,江蘇省消保委指出消費者知情權不應打折扣 (2025-07-30)
- 廣西食安周期間重點開展六項食品安全行動(2025-07-30)
- 揚州修訂辦法進一步貫徹包容審慎執法理念(2025-07-30)